央廣網北京12月20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北宋詩人秦觀有首詞寫到,“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這幾天,華北黃淮真的和他寫的一樣。昨天早晨,影響我國北方的霧霾進入最嚴重階段,目前,依然沒有任何消散的跡象。衛星監測顯示,此次霧霾的影響范圍已擴大至17個省區市,面積142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超過七分之一的國土被霧霾籠罩。河北石家莊的一些監測點,PM2.5指數竟一度突破1000,讓人大跌眼鏡。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省等省共23個城市,均已發布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措施。環保部緊急派出13個督查組對23個城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情況進行督查。
據北京市交通委介紹,紅色預警期間,地面公交預計增加客流50萬人次。為保障市民公交出行,地面公交將加大運輸保障力度,計劃日均增加3600車次,安排備班運力320部,優先調派1000多部純電動公交車上路運營。在重點線路、微循環線路安排備班運力不少于總數的5%。北京公交集團運營負責人表示:“城區線路和城郊相連線路增加2%運力,同時,組織管理人員到線路首末站進行站點運營客流秩序的維護。”
記者采訪時發現,自北京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后,工作日早晚高峰,由于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地面車輛行駛相對暢通,而地鐵則出現大客流量。由于之前預計地鐵客流明顯增加,軌道交通提前在重點運營線路準備不少于3組預備車輛,根據各線路、車站客流變化情況,適時加開臨客列車,確保大客流情況下運力充足。在這種保障措施下,重污染紅色預警期間,北京地鐵早晚高峰沒有出現乘客嚴重滯留現象,對于應對空氣重污染采取的臨時交通管理措施,市民也給予充分的理解和配合。“響應政府號召,不開車。”
目光轉向本輪霧霾影響最重的省份:河北。只要京津冀發布霾預警,基本上少不了石家莊。從16號開始的重污染天氣昨天進一步加劇,除了石家莊,辛集、邯鄲空氣質量指數也出現“爆表”。其中,石家莊污染最重,昨天(19日)市區內“世紀公園”監測點PM2.5和PM10曾經雙雙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
有石家莊市民稱,昨天一出門就被濃烈的煤煙味道嗆著了,不停地咳嗽。而且單位辦公區內朦朧一片,室內空氣污染也非常嚴重。很多網友在網上發布圖片,調侃自己熟悉的高樓大廈,全都“發射不見”了。市民紛紛是戴上口罩,還有網友直呼霧霾“辣眼睛”。
在河北省會石家莊世紀公園大氣監測點,最新數據現實此監測點PM2.5濃度為498,PM10濃度為763,在昨天中午12點時,PM2.5和PM10濃度均過千,其他時段,PM2.5和PM10濃度在六七百左右,據河北環境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某一時段數據并不能代表全部,還要看全天時段的整體數據才更加科學。
據了解,今早6點河北石家莊和邯鄲依然是爆表狀態,其他大部分城市也達到重度或嚴重污染級別,這不光和企業排放有關,石家莊處于太行山腳下,這種地形不容易擴散污染物,另外區域間的傳輸污染物也會停留不易擴散,所以雖然采取一系列減排措施,但霧霾天氣不是說消失就立刻能消失的。
據悉,河北十個城市在啟動機動車限行后,為保障市民日常出行,隨即實施市區公交車免費乘坐政策,并把交通運力提高到10%-30%,不但增加公交車數量,還縮短發車間隔時間,大幅提高運送乘客能力,這種調度變化在早晚高峰體現的尤為明顯。還有一些人選擇和朋友拼車上下班。
昨天,山東幾乎全省都籠罩在霧霾之下,其中6市陷入嚴重污染,10市重度污染,全省16市發布霾預警。記者走訪幾家濟南商場,各品牌空氣凈化器、防霾口罩、阻霾紗窗等產品供不應求,綠蘿、滴水觀音等所謂的“吸灰神器”也受到市民熱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