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下午,玉林高中一名正在參加自愿慢跑活動的學生小語(化名)忽然自行倒地,10分鐘后,小語被送到醫院急診室,經過玉林市紅十字會醫院和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多位醫生幾個小時的搶救,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小語的驟然離世令許多關愛她的人一時難以接受,網絡上也出現了對事件的探求和疑問,到底當時發生了什么?
2月14日下午第九節是玉林高中的文體活動課,據了解,這節課是按照國家有關“陽光體育運動”和“中小學生每天必須鍛煉1小時”的精神安排的,每個班每周參加2次,以環繞校內道路慢跑為主,明確是自愿參加。即便如此,學校方面仍然十分謹慎,為了保證安全防止意外發生,事發當天按照常規也有16位教師在沿途及路口附近值守。
小語同寢室的伙伴們記得清清楚楚,當天小語的狀態看上去并無異常,一邊跑步還一邊跟身邊的人聊天。
然而就在隊伍跑到學校演藝廳附近的時候,小語忽然軟倒在地。“我就聽到學生在喊,有人暈過去了。”當時正在路邊值守的德育處主任李老師一個箭步就沖了過去,緊跟在他身后的是德育處副主任劉老師以及小語的班主任封老師。
“當時孩子剛剛跑過我眼前,就在離我不到二十米的地方倒下去了。”“李老師馬上開車,劉老師和我一起把她送去醫院,我在車上就打電話給孩子的媽媽。”
班主任封老師回憶,小語他們的隊伍當時只跑了200米左右,按照平時的慢跑時間來推算,小語倒下的時間應該是17時40分左右。從學校到紅十字會醫院的車程一般在15分鐘,然而他們心急如焚,只用了10分鐘就趕到醫院。隨即小語被等候在那里的醫護人員送入搶救室。
記者見到了紅十字會醫院在搶救結束之后留下的搶救記錄,記錄上顯示,17時53分小語被送入醫院,隨后立即實施了人工胸外心臟按壓術和輔助呼吸、高流量氧吸入等急救措施,2分鐘后即施行了氣管插管術,盡管如此,小語的心跳、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始終為0。“患者基礎病因不明,起病急,病程短,來院時已無自主心跳、呼吸……考慮猝死可能性較大。”
當天20時許,應學校邀請,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專家也抵達搶救室參與搶救。直至21時05分,參與搶救的兩家醫院的醫生仍然無法挽回這名學生的生命,小語被宣告搶救無效,臨床死亡。
“她是個非常開朗樂觀的女孩子,我們真的非常難過。”小語的同學得知她不幸去世的消息悲痛萬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就在幾個月前,2016年底學校剛剛進行了常規體檢,小語除了體重偏重外并無明顯的患病征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要素即是“無征兆,不可預料”。在醫學界,一般認為1小時內死亡者多為心源性猝死。
正是因為“無征兆,不可預料”,即便學校方面小心翼翼地將“每天鍛煉1小時”的國家要求的部分內容體現為每周兩次的集體慢跑,即便實施了值守教師制度并第一時間發現了小語的異常,即便事發十幾分鐘內小語就被送入醫院搶救,這個年僅16歲的女孩仍然永遠地離開了。
事發后,玉林高中在第一時間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了情況,玉林市教育局馬上派出了相關人員抵達醫院,和學校領導及幾位教師一起陪伴小語的家屬直至搶救結束。從2月14日至今,學校已和家屬進行了多次溝通,并對家屬進行了慰問。
目前,玉林高中已經在網絡上公布了該事件的情況說明,在市教育局的指導下,學校正在全力配合亡故學生家屬妥善處理善后事宜。(記者陳津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