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誤入高利貸陷阱,害了自己,也傷了別人。”山東聊城“辱母傷人案”中,受辱母親蘇銀霞為兒子于歡寫的陳情書中有著這么一句話。
根據《南方周末》及多家媒體報道,去年4月,22歲的于歡在母親蘇銀霞和自己受到11名催債人圍攻侮辱后,情急之下用水果刀刺傷了4人,導致1人死亡、2人重傷、1人輕傷。今年2月17日,山東省聊城市中級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于歡無期徒刑。這一判決在原本寧靜的周末被刷屏了。
從“群情激奮”回到事件“原點”,種下禍根的無疑是高利貸,或者說年息超過36%的民間借貸。作為山東源大工貿有限公司(下稱“源大工貿”)的法定代表人,蘇銀霞分別于2014年7月、2015年11月向地產公司老板吳學占借款100萬元和35萬元,雙方口頭約定月息10%。換句話說,這兩筆借款的年息高達120%,遠超法規劃定的民間借貸“紅線”。
熟悉山東聊城地下金融情況的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年息超過100%,這種情況并不罕見。借高利貸,關鍵看你急不急用錢。一般情況下,月息二分(年息24%。下同),或者三分是經常的情況。”第一財經記者還了解到,放貸者有一部分資金是從社會上吸收的,這些資金的利率大致是一分左右,也就是年息12%。
高利貸引發的“辱母傷人案”并非個例。第一財經記者通過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近三年來由高利貸引發的各類刑事案件超400件,涉及罪名達十多個,非法拘禁罪頻現。而400余起案件中不乏追討高利貸最終引發致人傷亡的極端事件。蘇銀霞顯然已經為“誤入高利貸陷阱”悔恨不已,但問題是,利息那么高,為何還有那么多“蘇銀霞”會染上高利貸。
年息超100%不罕見
根據多家媒體報道,“辱母傷人案”發生近4個月后,放貸方吳學占因涉黑被聊城警方控制。而案件中失血性休克死亡的杜志浩則是吳學占涉黑組織成員之一,被刺前涉嫌曾駕車撞死一名14歲女學生并逃逸。
“幾乎所有的高利貸都涉黑,不涉黑怎么收回錢。經常會發生命案,但這次鬧得動靜特別大。” 山東聊城一位法律工作者26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高利貸這種東西,監管起來很難。往往是出了大事,抓了幾個人,就會平息一段時間。但過去之后,還會再有人出來,再做這個事兒。”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放高利貸的資金來源有兩方面,一是自有資金;二是從社會上吸收的資金,這部分資金的利率大致是年息12%。
“辱母傷人案”一審判決書顯示,蘇銀霞承認“我們廠子因為倒貸款于2014年7月份從吳學占那里借了100萬,口頭約定是百分之十的月息,后來我們陸續的還給他152.5萬元”。換句話說,蘇銀霞的借款年息超過了100%。“這種情況并不罕見。”上述熟悉山東聊城地下金融情況的相關人士表示。
顯然,高利貸就是一個很難填上的坑。上述聊城法律工作者給第一財經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剛到事業單位上班的年輕人,經不住同事友情抵擋,為同事借的3萬元高利貸提供了擔保,由于同事所借高利貸太多,無力償還,跑路了。他被迫又借高利貸為他同事償還借款本金與利息5萬多元,為了償還他自已借的高利貸,他不得不再借高利貸償還,過上拆東墻補西墻的日子。高利貸利滾利,不到三年,他外欠80多萬元,可他本人一分未花。外欠的泡沫越來越大,終于借不到錢了,追債人也逼的急,他不得不將此事告訴父母。父母都是一般職工,僅有一處樓房,就是將樓房賣了,也還不上高利貸,全家人抱頭痛哭,沒有辦法,他只有放棄工作,選擇跑路。
問題在于融資渠道有限。大銀行不給你貸,即使農村信用社(現在普遍改制為了農商行),12%的利息你也貸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