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衛計委主任雷海潮昨天在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砥礪奮進的北京”直播訪談節目時表示,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110天來,僅藥費就節省了14.4億元。醫改之后,更多的患者選擇到社區就診,社區醫務人員工作量增加。今年,本市將在朝陽區試點基層醫務工作者薪酬制度改革,取得經驗后將在全市鋪開。
醫改后藥費節省14.4億
今年4月8日零時,北京市正式啟動醫藥分開綜合改革,至今已經有110天。雷海潮說,110天來改革效果逐步顯現,變化符合預期,各方反響良好。醫改啟動后,大醫院門診量下降了12%左右;二級醫院下降4%,社區和一級醫院則上升了11%。這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居民選擇在自己身邊的醫療機構就診。從患者的就診結構來看,更多的患者開始選擇普通號,“專家號更多用于疑難重癥的診療。”從費用角度來看,改革110天藥品費用節省了14.4億;總的醫療費用110天共節約37億元左右。
試點改革醫務人員薪酬制度
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啟動后,患者更愿意到社區去就診。但有些社區醫療機構硬件條件一般。對此,雷海潮表示,城六區一些老的社區醫療機構相對來說建筑面積更局促,設施更舊;新建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硬件設施更好、使用面積更大。今后,新建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筑面積都將達到3000平方米。
有些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藥劑科由于面積所限,提供不了更多的藥品服務。目前,市衛計已經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今后將予以改善。醫務人員尤其是基層醫務人員,承擔的工作量大。因此,政府對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待遇給予了相應調整。從去年開始,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績效工資可以上浮20%,目前,北京市正準備在朝陽區進行基層醫務工作者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取得經驗后將在全市鋪開。
醫聯體內可上下轉診
雷海潮介紹說,今年本市正在建設臨床會診中心,現在已經有10家醫院愿意建設臨床會診中心,而且也有能力承擔會診服務。這些醫院包括阜外醫院、協和醫院、天壇醫院、宣武醫院、兒童醫院等。為了推動分級診療,本市從2013年開始嘗試建立醫聯體,現在全市共有550多家醫院參與了醫聯體,建成的有53個醫聯體,可以上下轉診。今后,北京將發展緊密型醫療聯合體。
老年人掛號有小竅門
目前,北京市各醫療機構開通了多種掛號形式,通過手機、電腦都可以進行掛號。老年人不熟悉網絡技術,很多老人想起掛號就打怵。對此,雷海潮表示,目前一些傳統的掛號方式仍然存在,比如說可以撥打電話114來預約掛號;可以到醫療機構直接就診,請志愿者幫助掛號;一些慢性病患者可以在就診后直接預約下一次就診號源。
此外,醫改后,很多患者發現在大醫院想掛一個號跨科開藥難度大了,需要掛多個科室的號。對此,雷海潮建議患者盡可能到基層醫療機構、二級醫院就診。“三級醫院分類比較細。到三級醫院就診主要是是為了看專科、看專家;因為專業分得細,醫生只在自己的本專業范圍內開藥。”如果患者到基層醫療機構或者二級醫院就診,分科不如大醫院那么細,開藥更方便。“當然,開藥時質量和安全應該排在第一,而不是開藥越方便、開得越多越好。”
雷海潮還講了一個看病就診小竅門:醫院周一最忙,大家盡量避開;周五病人比較多,可以錯開;一般下午就診的病人比較少,中老年非急性疾病患者在這個時間來就診更從容一些。
產科不再“一床難求”
去年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后,本市一度出現產科建檔難、三級醫院產科“一床難求”的局面。目前,北京助產機構建檔率已回落至2015年同期水平,由超負荷運轉逐漸回歸正常。據介紹去年本市增加了產科床位,同時通過政策傾斜、定向培養助產士、科室調整等多渠道增加800余名助產人員。助產資源增加后,產科床位周轉率逐漸趨于合理水平。截至目前,北京三級助產機構建檔率由高峰時的124.9%降至100%,二級助產機構建檔率由高峰時的148.9%降至81%,回落至2015年同期水平,助產機構由超負荷運轉逐漸回歸正常。
更多的專家將到河北
據了解,目前北京市衛計委正在和保定市衛生計生委、河北衛生計生委商談合作協議,預計今年下半年能夠簽署協議,簽署協議后,將有更多北京的醫療機構、北京的專家到保定去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監測數據顯示,近年來,河北患者進京看病的比例在逐年下降。據悉,此前,北京市衛計委已經與河北廊坊、唐山曹妃甸、河北承德及張家口四地簽署合作協議。目前,北京市正在籌劃為河北雄安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提供支持,幫助雄安新區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醫療服務能力。
本報記者賈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