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博會現場 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記者 郭謙
同時,北京將著力打造區域養老聯合體。作為北京老年人就近養老的區域養老綜合聯合體,由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養老照料中心和社區養老驛站組成。其中,區級指導中心作為本區養老服務體系的運行樞紐和指揮平臺,制定區域養老政策,集成區域專業化資源,2017年底各區將全部建成;養老照料中心定位于養老平臺運營商和未來長期照護服務管理中心,開展養老綜合評估、服務供需對接、服務質量監管等工作,通過三年計劃,已建成208個。社區養老驛站是老年人家門口的養老總服務臺,直接將各類服務送到老年人家里,2016年、2017年建設350個,目前已開業運營259個,規劃“十三五”期間建設1000個。
七項居家養老服務標準明年發布實施
此外,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標準化,北京市民政部門委托專業機構研究編制了通則、助餐、助醫、助潔、助浴、助急、康復等7項居家養老服務規劃,獲地方標準立項,預計2018年發布實施,目前正在開展標準試點工作。
今年本市將對閑置廠房、學校等進行改造和利用,舉辦養老服務機構,經規劃國土部門批準臨時改變建筑使用功能從事非營利性養老服務且連續經營一年以上的,五年內土地使用性質可暫不作變更。同時,社會資本利用其它用途房產和土地投資建設的養老服務設施,經民政部門按照相關規定認定為養老服務機構的,實行水電氣熱收費與居民同價等。支持金融機構可在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設置服務網點和服務終端,此外,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老舊住宅和家庭居住環境適老化改造,加快推動多層老舊住宅加裝電梯工作。(記者 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