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福泉市紀委干部到村里對群眾集中反映的問題開“院壩會”
六盤水市紀委對在專項行動中走訪發現的六枝特區巖腳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蔡小安等4名紀檢干部存在履行監督責任不力的問題,進行責任追究并在全市通報。
帶著問題走、帶著情懷訪、帶著責任督……全省市縣鄉三級紀檢監察機關已走訪村居1.1萬多個,走訪農戶19萬多戶,發現問題18793個,辦結7508個,立案926件,處分188人,移送司法機關18人。
扶貧領域違紀問題隱蔽性強,群眾監督顯得乏力,為此,貴州省在職能部門自查自糾基礎上,每年省級層面統一安排2個、各市(州)再自選開展1至2個專項監察。
“專項監察對群眾反映問題集中、局部發現問題較多的系統和領域,逐個梳理,要求見人見項目見資金。”省紀委有關負責人指出,集中力量一個領域一個領域來,務求挖深、吃透,一步一個腳印。
2015年以來,先后組織開展了全省中職和普高學生助學金、農危改補助、家電下鄉補貼、微企補助、信貸扶貧資金、農飲水項目建設資金等專項監察。
通過專項監察,精準發現和查處了截留、挪用、套取、騙取項目資金等違紀行為,形成了有力震懾。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中職和普高學生資助金、扶持微企補助資金、家電下鄉補貼資金、信貸扶貧資金專項監察共立案2609件,處分2118人,移送司法機關132人。
抓住“關鍵少數”,是嚴查扶貧領域違紀問題的關鍵,貴州緊緊盯住村居干部這一群體,制定出臺了《貴州省國家公職人員、村(社區)干部落實惠民政策行為規范》,明確提出“四要五嚴禁”,建立申報、公示和抽查制度,規范基層干部落實惠民政策行為,全省共有106390名村(社區)干部和國家公職人員申報了本人及近親屬享受非普惠制惠民政策情況。
“村居干部直系親屬享受惠民政策要公示,上級按照20%的比例進行抽查,通過抽查如果發現沒有進行公示,這就是問題。”省紀委有關負責同志深有感觸地說:“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讓老百姓知情就是管用的監督。”
同時,全省還探索運用科技手段加強扶貧項目監管,試點建立“民生資金云”大數據平臺,及時研判分析預警問題。
越織越密的監督網,越來越嚴的紀律要求,讓扶貧領域違紀問題在貴州無處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