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縣舊州鎮草綠坪村老百姓通過民生資金查詢平臺查看惠農資金情況
問責發力 讓人人扛起扶貧攻堅責任
7月28日,貴州省紀委監察廳網站通報的一起扶貧領域被問責的典型案例引起媒體廣泛關注:2012年4月至2016年5月,玉屏縣扶貧辦發生了涉及縣扶貧辦黨員干部11人、銀行工作人員1人、企業8家,累計收繳違紀資金378萬余元的嚴重腐敗窩案。
該案發生后,銅仁市委、市紀委主要負責同志對玉屏縣委書記王俊銘和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德振進行了約談;縣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分管扶貧開發工作的副縣長羅寧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及組織調整;玉屏縣扶貧辦前后兩任紀檢組長柏先杰、吳本松分別受到黨內嚴重警告和留黨察看一年及行政降級處分。
把問責作為倒逼責任落實的“利器”。對扶貧領域違紀問題多發頻發的地方、單位,在嚴肅處理當事人的同時,倒查“兩個責任”,以問責促擔當,讓人人扛起扶貧攻堅責任,是貴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厚重工作底色。
7月,省紀委監察廳派出四個督查組,分赴2016年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掛末的安順市和天柱、思南、關嶺、普定、獨山五縣,對一市五縣在全省第三次大扶貧戰略行動推進大會上的整改承諾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天柱縣對工作不力的4個鄉鎮和3個部門進行約談問責,組織調整1人,誡勉談話7人,批評教育26人。關嶺縣對履職不到位、作風漂浮甚至損害群眾利益的干部采取“召回學習、組織處理、紀律處分”方式進行處理,召回學習18人、組織處理4人、紀律處分18人……
聽其言更要觀其行、查其效,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問題導向,定期梳理匯總信訪舉報,會同市州和有關部門加強對全省扶貧情況進行跟蹤了解,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對扶貧工作不務實不扎實、脫貧結果不真實、發現問題不整改的,按照有關規定依紀依規嚴肅問責,使脫貧成效讓群眾認可,經得住歷史的檢驗。
通過下發監察建議書、約談相關負責人、組織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等,以案促改、促建、促責、促教,實現查處一批案件、警醒一批干部、堵塞一批漏洞、“鑄廉”一個領域。據統計,2014年以來,貴州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過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對民生領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不力的757名領導干部進行了問責。
貴州省紀委監察廳網站通報扶貧領域典型案例
貴州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夏紅民告訴記者,“下一步,貴州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按照中央紀委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部署,緊緊圍繞‘護民生、促脫貧’主題,開展監督執紀問責專項行動,針對扶貧領域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推進脫貧攻堅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對膽敢對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的嚴懲不貸,以鐵的紀律服務保障脫貧攻堅。”(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崔平寧 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 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