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無眠無休搜尋 我們要帶你們回家
曹志宇、王巖松落水失蹤的情況受到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各級領導相繼作出指示、批示。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省長劉國中要求動員一切搜救力量,不惜一切代價,全力以赴開展搜救工作。吉林省公安廳、延邊州委立即做出安排部署,相關領導迅速前往搜救現場指導工作。
21日9時許,嚴重損毀的警車被打撈上岸,兩名民警下落不明。半小時后,搜救隊伍列隊集合,指揮長大吃一驚:不僅通知到的男民警準時趕到,還有許多女民警、民警家屬,以及很多得知消息的市民都趕來,比預計超出200多人。
搜救開始后,安圖縣機關全體男民警來了;武警、消防、邊防官兵來了;河流沿線各縣市公安局及有關部門搜救人員來了;沈陽的專業搜救隊、白山的志愿救援隊來了;安圖縣亮兵村、普光村、永慶村、兩江村等地及全州各縣市的志愿者和村民都紛紛來了……一場全體總動員的拉網式大搜救在布爾哈通河爭分奪秒地展開。
12個晝夜、60公里流域、80多支搜救隊伍、萬余人次、1500余臺次車輛——他們用行動踐行著一個心愿: “英雄,我們要帶你回家!”
7月31日16時48分,搜救人員終于在亮兵鎮高臺村附近發現了曹志宇的遺體。8月1日15時45分,又在明月鎮龍山村附近發現了王巖松的遺體。兩名民警安詳地“睡”在布爾哈通河畔,再也喚不起來。
待百姓如親人 眾鄉親不舍好民警
“當我聽到曹志宇失蹤的消息時,我根本不敢相信,這么好的孩子咋能說沒就沒了呢,老百姓們都沒事,他們咋就出事了呢……”新城村民、72歲的張洪順老人眼含淚水說。
“20多年前,我前老伴去世了,后來我又找了一個,可一直沒辦手續,老伴的戶口也沒落。”張洪順說,他與老伴共同生活了20余年,一直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也就無法享受國家的惠農補貼和各種生活補助。
“我這么大歲數,辦這些事就發蒙,多虧小曹這孩子啊。”張洪順用手抿著眼角的隱淚說。
7月初,當張洪順老人找到曹志宇時,曹志宇向老人要了相關材料,協調新城村組織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得到了村民全票通過的證明,隨后帶著老人到縣公安局辦理了相關手續,把張洪順老伴的戶口從敦化遷移到安圖,又幫助老兩口到婚姻登記處辦理了結婚登記,領到了國家補貼。
“說實話,要是沒有王巖松,警察可能會一直離我很遠,沒想到他會走得這么快,我還想當面感謝他呢……”孫學雷是新勝村村民,一個地道的壯漢說到這里眼睛濕潤了。
7月11日,孫學雷在山上種植了15年的林下參丟失了近2000棵,損失價值3萬余元。王巖松得知這已經是孫家林下參第二次被盜,況且3萬元的損失是孫家一年的辛勞付出。王巖松勘查完現場后發現,路旁有一臺摩托車,詢問附近村民,都稱不知道是誰的車。
“突然出現的陌生車輛很是可疑,王巖松和曹志宇決定蹲守,可蹲守的工作十分辛苦,一般警察都不愿意干,可他倆非要抓到偷參的人。”派出所所長尹昌范說。
從13日起,王巖松、曹志宇帶齊裝備來到參地附近開始蹲守。一天過去了,沒有結果,兩天過去了,還是沒有結果。終于在第三天早晨6點,兩個人影出現在林下參地,開始瘋狂挖參。蹲守在旁的王巖松、曹志宇立即請求警力支援。在其他民警和村民的努力下,將其中一人當場抓獲,另外一人很快落網。
“原來我跟警察很少打交道,總感覺他們離我們很遠,可經過跟王巖松、曹志宇的接觸,徹底改變了我看法。”孫學雷說,王巖松說話特別溫柔,本來打算抓到偷參的人后想去派出所道聲謝,可沒想到這兩位年輕的民警卻犧牲了。
85歲的朝僑老人金明淑膝下只有一兒子,她把王巖松當親孫子一樣。因為金明淑家與派出所很近,王巖松隔三差五就去幫老人收拾屋子、侍弄菜園,送去生活必需品,而老人也經常給派出所送去咸菜、黃瓜、茄子、柿子等食品。兩人雖然語言不通,但濃濃的真情就在祖孫倆的一舉一動中流轉交融。
老人得知王巖松失蹤的消息后,每天都坐在村口等著,手里拎著已腌制好的明太魚和朝鮮族咸菜,默默地看著遠方拭淚。村民們擔心老人的身體,都勸她回去等消息。
“我的孫子沒有了,他還沒吃到我給他準備好的辣白菜,我心里難受啊,我一定要等到他回家!” 金明淑激動地留下眼淚。
王巖松在微信朋友圈的簽名上赫然寫著:“總要有人為萬家燈火負重前行。”他和曹志宇用行動實踐了這句話。
英雄不再,但忠魂永存。
(法制網記者 張淑秋 通訊員 劉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