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輿情無感”的傻白甜
南航這個宣傳員的另外一個問題在于“輿情無感”,純粹一個對輿情傳播毫無意識的傻白甜。輿情無感表現在兩個層次,其一是“對自身行為可能導致的輿情”完全無感,另一方面是,對過去發生在其他單位類似的輿情完全無感。
其實,如果是一個經常看新聞,經常關注系統內其他單位新聞信息的宣傳員,絕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因為類似事件引發的輿情案例太多了,隔一兩個月就會發生一起。隨便舉兩個案例:
某次,某機場邊檢站為某省一群要經過這機場出訪的領導們提供“特殊禮遇”,有點兒輿情常識的都知道,雖然按規定這領導可以享受這種禮遇,但這種事情也是不宜大張旗鼓去宣傳的,會讓普通旅客非常不舒服。可邊檢站的宣傳員也給媒體發了一篇熱情洋溢的宣傳稿,是這樣寫的:
某月某日,某地官員一行25人,乘坐某航班赴某國考察,我們機場邊檢站主動靠前、周密部署,為領導提供禮遇服務。據悉,在接到有關部門為某領導出境提供禮遇通關的通知后,這個站高度重視,積極響應,及時與航空公司和聯檢單位溝通協調,保證代表團通關便捷順暢。代表團抵達口岸后,這個站啟動禮遇服務工作預案,抽調精干警力,第一時間為代表團辦理了出境檢查手續。檢查員飽滿的精神狀態、過硬的業務素質、良好的形象,得到了某領導的一致好評。
當時這篇通訊員稿件也制造了極大的輿情,也是輿論一片嘩然,坑了一群人。這樣的高級黑宣傳教訓難道沒有在全行業通報并引以為戒嗎?做宣傳的如果對發生在異地、異系統的輿情毫無意識,沒有職業警醒的身份代入感,以“關我屁事”“幸虧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僥幸心態看待,只會成為一個啥事也不懂、不知道說什么怎么說、隨時可能給單位惹事的傻白甜。不要等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再去總結教訓,那樣的代價太沉重了,媒介情商高的人總善于借助別人的輿情教訓提升自己的能力。
類似的案例太多了,比如還有另外一起,某地食藥監局在官網發了一篇宣傳稿,是這樣寫的:《某某分局做好安全保障確保某市領導來本地視察期間食品安全》:“某月某日,分局按某部門的要求,全面實施了餐飲服務環節監管職能,成功地保障了一起重大活動食品安全工作,確保了來本地視察的某市兩位主要領導以及其工作人員和服務人員的飲食安全,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這種宣傳稿顯然也極不合適,公眾的期待是,食藥監局應該保障每個民眾的食品安全,而這樣的宣傳稿會傳遞一種讓人反感的暗示:領導會受到特別待遇。網絡基本的傳播規律是,任何一點兒可能跟特權掛鉤的傾向,都會引爆公眾強烈的不滿。
這些案例都曾經引發過很大的輿情,如果經常學習,關心關注其他地方的熱點輿情,不至于總重復犯同樣的錯誤,不會總在別人摔過無數次的地方再摔倒。對外界發生的一切都漠不關心,雖然社交媒介打開了一扇開放的窗口,可人的心靈還是封閉的,思想封閉在單位、崗位和圈子內部,思想沒出過單位和行業的大門,對外界的事情都不問、無感,自然會成為一個輿情低能的傻白甜,在宣傳崗位上以高級黑的方式坑已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