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疑
錯版鈔里藏“貓兒膩”
成功幫助多名老人追回收藏品被騙款項的北京律維銀齡研究與服務中心負責人盧明生律師認為,涉案公司的行為同其他收藏品經營公司欺騙老人的套路大致相同。通過禮品將老人吸引來后,引導老人開始了解該公司的收藏品,編造公司經營收藏品實力,謊稱有國內外收藏品拍賣渠道,能夠快速的幫助老人獲得高額回報。有的甚至做出虛假回購承諾,保證一定期限以高于老人出資價格的一定比例,或是某一價格回購老人手中的藏品。
盧明生表示,對于錢幣的收藏騙局,目前多集中于騙稱1999年版百元面值人民幣因背面100后面沒有印“YUAN”字而屬于“錯版鈔”,加上有一系列的連號鈔,騙稱收藏價值極大。1999年版人民幣屬于我們國家第五套人民幣,仍屬于流通貨幣,沒有官方消息稱要退出流通,此種錢幣亦不能被稱為“錯版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裝幀流通人民幣和經營流通人民幣,應當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盧明生說,涉案公司既未得到中國人民銀行批準,還稱1999版百元面值人民幣屬于“錯版鈔”,甚而騙稱能幫助短期拍賣獲得高額回報或是回購等行為誘騙老人以遠高于面值數倍甚至十倍的價格購買顯然屬于欺詐,甚至涉嫌詐騙行為。
盧明生建議,受騙老人一方面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門及人民銀行投訴,對涉案公司違法裝幀流通人民幣和經營流通人民幣的行為進行舉報要求予以查處;另一方面可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對于可能涉嫌的詐騙行為進行偵查。對于所遭受的損失,亦可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追償。子女在無法讓老人將任何秘密事件向自己溝通的情況下,教會老人使用網絡查詢工具,既能豐富老人的生活,也能使老人獲得信息核實渠道降低受騙幾率。
(本報記者 趙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