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名被害人身陷壯陽衛褲詐騙陷阱
詐騙團伙首先在網絡平臺投放廣告發布虛假信息,推銷聲稱具有壯陽功效的“英國衛褲”產品吸引顧客,隨后,團伙成員假冒“英國衛褲效果調查中心”等并不存在的機構員工或老師助理、指導老師、總監等身份,以被害人身體內有毒素未能排解為由,誘使679名被害人高價購買保健產品。
8月17日,謝某等120名被告人特大詐騙系列案在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該案被告人共分9批案件陸續開庭審理。截至8月24日,已經完成包括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在內的95名被告人的審理。據悉,在完成審理的上述案件中,大部分被告人對自己的不法行為供認不諱,當庭認罪。
《法制日報》記者今天了解到,該案涉案金額820余萬元,已知被害人達679人,創下天河區法院刑事案件被告人數紀錄,且案件證據材料繁多,卷宗共有534冊,光盤597張。
打壯陽功效衛褲幌子詐騙
天河區人民檢察院指控:2012年起,謝某先后在天河區成立了5家公司,糾合孫某等9人對公司進行管理,開展詐騙活動。其中,孫某總管公司銷售業務,李某總管公司培訓、監聽組和跟單審查組工作,周某總管公司綜合部、財務及后勤等工作,張某、謝某敏擔任二線銷售經理,吳某擔任公司業務系統管理員和公司股東,林某、林某峰、林某竹3人分別擔任一線綜合部、銷售部、跟單部部長。除此之外,另聘請110人擔任二線銷售部業務員,逐漸形成一個有組織的特大詐騙團伙。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謝某組織的詐騙團伙主要通過“廣告發布——吸引顧客——冒充身份——虛假診療——推銷產品”的方式進行詐騙。
該詐騙團伙首先在網絡平臺投放廣告發布虛假信息,推銷聲稱具有壯陽功效的“英國衛褲”產品吸引顧客。然后,由一線銷售部的業務員以電話營銷的方式與客戶取得聯系,并將獲取到的客戶資料通過公司的K8業務系統轉給二線銷售部,再由二線銷售部的業務員假冒“英國衛褲效果中心”“英國衛褲效果調查中心”等實際并不存在的機構員工身份,通過回訪衛褲的使用效果,持續鞏固與被害人的聯系。
在回訪中,業務員會根據公司培訓制定的“話術”模式,和其他同事相互配合,冒充老師助理、指導老師、總監等身份,謊稱被害人身體內的毒素未能排解,需要購買更多高價保健品組合搭配的“治療方案”方可治愈,導致被害人對自身的身體狀況和產品功效陷入錯誤認知,從而一步步購買本不需要、也沒有相應宣傳效果的高價產品。
由于購買的產品并無功效,這種虛假診療和推銷的方式逐漸引起部分被害人的警覺,并向公安機關報案。
2016年8月16日,公安機關一舉抓獲被告人謝某等120人,繳獲作案工具服務器3臺和電腦、手機等物品一批。
被告人庭審否認詐騙指控
公訴機關認為,以謝某為首的10名詐騙團伙管理人員,無視國家法律,結伙詐騙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其中,被告人謝某、孫某、李某、周某、張某、謝某敏6人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被告人吳某等其余4人在犯罪過程中起次要作用,是從犯。
庭審中,被告人謝某否認了公訴人對其詐騙罪的指控,對定性提出異議。謝某表示,涉案的5家公司只有1家為其直接成立,其他4家是以其成立的公司作為投資方的。
對于公司采取一、二線的電話銷售模式,謝某承認其是于2015年底知道的,是在自己到公司工作前便一直按照這種模式進行操作,K8系統主要用于記錄產品銷售情況。對于話術單的問題,謝某表示公司制定有員工手冊,但否認了公司安排員工采用話術單進行銷售的行為,并提出公司還對員工的電話銷售采取了一定的監督手段。在財務方面,謝某表示每個月會有專門的財務報表給其過目,但具體核算和銷售物品如何定價,其概不清楚。
其他9名被告人中,除林某、林某竹對公訴機關的指控表示認罪外,其他被告人都對指控提出異議。
林某表示,其于2013年2月入職,案發時是涉案1家公司的綜合部部長,屬于一線銷售人員,其上級是被告人周某,老板是被告人謝某、孫某,李某和林某峰為孫某的下屬。對公司產品的來源,林某承認,因其層級較低,無法直接接觸到生產過程,但其曾聽其上級即被告人周某說過,銷售的產品是公司自己研發的,找工廠代工,公司認為將產品掛上國外的名號能夠更加吸引消費者購買,但實際上這款衛褲跟英國沒有關系。
林某竹表示,其擔任跟單部長,林某是其上級,林某的上級則是周某,公司老板為謝某和孫某,吳某為K8系統的負責人。跟單部分為一線跟單部和二線跟單部,自己主要負責一線“英國衛褲”的銷售,對二線具體銷售的產品其不是很清楚。
證人稱涉案公司虛構身份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控辯雙方對證人證言有異議、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的,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應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因此,在對該案主要的10名被告人的審理中,法庭通知3名證人出庭作證,接受控辯雙方的詢問。
第1名證人證實,其在擔任某涉案公司法務期間,發現涉案公司存在話術單,主要為銷售“英國衛褲”和保健品,內容存在涉及虛構身份或客戶身體有毒素的話術,且其在監聽二線人員電話銷售的過程中,也發現存有夸大效果等行為。被告人謝某也曾向其出示話術單,詢問其意見。
第2名證人證實,其主要經營化妝品,與被告人謝某有業務往來,其以一定的折扣價格向涉案公司銷售產品。產品是由上海某工廠生產的,用于消炎抑菌,有經檢驗合格,主要銷售給美容院。
第3名證人證實,其工作的公司曾與某一涉案公司在同一辦公樓層,2015年7至8月曾與被告人謝某有過共事,并承擔為涉案公司進行廣告推廣的業務,推廣產品為“衛褲”,并與被告人吳某和孫某認識。吳某曾在證人丙工作的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主要做一些網站內容的更新。對于被告人孫某,證人丙表示與其對接采集數據,孫某從其處獲得數據后拿去打單,屬于涉案公司的一線部門人員。
記者了解到,8月25日,天河區法院將對最后一批15名被告人開庭審理。該院在完成全案的審理后,將擇日進行宣判。
□ 本報記者 章寧旦
□ 本報通訊員 羅文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