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上午10點,揚州大學副教授凌裕平,在見了石奶引后感到非常驚訝。
石奶引,是第四套人民幣一元紙幣上兩位“頭像人物”原型中的一位(右側那位),外界不少人都以為她是“名人”,很有錢。但讓凌裕平想不到的是,眼前的石奶引,完全是一副普通農婦形象——身著侗族服飾,腳上穿一雙膠鞋,滿臉皺紋,和一元紙幣上那個擁有翹翹的鼻子,圓圓的大眼睛,烏黑的長發,清純動人的“人民幣女孩”形象相比,判若兩人。尤其是她的一雙手,長滿了老繭。
石奶引手拿以自己為頭像原型的第四套人民幣中的一元紙幣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近日,紅星新聞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探訪石奶引,揭開這位“人民幣女孩”的真實人生。
現狀
平凡的生活:放牛,做飯,養雞鴨
8月17日凌晨6點,石奶引就起床了。
喂完雞鴨后,她拿著長鞭,牽著3頭黃牛就出了家門。出門的小路上,青草長勢不錯,牛沿路啃咬著,偶爾會有蚊子飛到牛背上叮咬,石奶引會走上前去,一個巴掌將蚊子拍死;如果牛兒們相隔遠了,她會舉起鞭子,把3頭牛趕到一塊。
叢林中,幾只麻雀歡快地唱著歌,山谷中,知了聲一浪高過一浪。
石奶引在放牛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上午11:20,石奶引趕著3頭黃牛回到家,手里多出了兩個小瓜。這時,家里已經來了一名文化研究人員,坐在凳子上等她回來,向她了解人民幣頭像的事。石奶引并不感到意外,也沒有流露出激動的表情。自從很多人知道她是一元人民幣上的頭像原型后,經常會有人到她家找她,她也習慣了,說:“問的都是同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