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要有個性 不能跟風發展
在剛剛發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中,關于民宿的評價原則,其中提到涵蓋傳遞生活美學、追求產品創新、弘揚地方文化、引導綠色環保、實現共生共贏等方面。另外,民宿單幢建筑客房數量應不超過14間(套)也出現在民宿規定中。
以目前民宿預定網站愛彼迎、途家、螞蜂窩等OTA網站的評論內容來看,“小而美”“家有溫度”“獨具特色”等詞的出現頻率最高,由此可見客人對民宿要求的偏向性。
在我國臺灣地區,對民宿的標準之一,就有農民用原有住宅接待游客,同時接待人數控制在每天15人以內。之前日本《旅館業法》中也有規定,原則上不允許“住宅專用地區”運營旅店,但是,隨著近幾年訪日游客的增多,民宿作為一種緩解酒店供應不足的補充而出現,漸漸放寬政策。然而,日本目前的法規也規定,民宿的營業時間一年里不得超過180天。
山東旅游職業學院、旅游規劃專家陳國忠認為,部分民宿跟風的酒店化的發展模式缺乏個性,跟真正民宿概念中“村民直接參與經營”相去甚遠,鄉村酒店和鄉村民宿之間應該有所區別。不過,隨著山東鄉村旅游帶頭人外出學習,社會各界對民宿理解的增強,民宿也將漸漸發生變化。
陳國忠說,此次發布的《民宿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對民宿發展有了規范,但更加細節的概念還應進一步厘清,鄉村旅游的接待模式要有所改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