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沈陽10月18日電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18日發布消息稱,世界首例深低溫冷凍自體皮膚治療大面積撕脫獲得成功。
據盛京醫院手足踝顯微外科病房主任田立杰教授18日介紹,一位女性患者在1個多月前因車禍碾壓造成左下腹及大腿損傷,導致皮膚大面積撕脫。
醫療機構以往面對此類患者,一般會采取取皮植皮或原位縫合。取皮回植成活率約60%,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原位縫合會在數日后因皮瓣缺血導致此處皮膚大部分壞死,造成皮膚浪費。
在國際上,有醫生曾采取最低至-80℃的冰箱保存皮膚用于植皮,但保存液或設備昂貴,且保存時間短,過程復雜。
田立杰表示,在-196℃液氮中保存皮膚已應用了幾十年,技術成熟,但此前都是應用在異體皮上,理論上可以通過完善技術嘗試自體皮膚保存。他為此帶領科研小組查找了大量文獻,準備了相關器械和藥品,創造性地將患者自體皮膚保存在液氮中,以最大限度保證細胞活性。
經醫生密切關注患者的身體情況,待其創面經皮膚保護材料覆蓋及全身營養狀態調整好后,立即取出保存的皮膚原位植皮以閉合創面,最終獲得了95%的植皮成活率。
由于深低溫冷凍可以降低組織代謝,減少營養物質及氧的需求,使撕脫的皮膚保存期可達一年甚至更久,患者因此可避免復雜的皮瓣移植手術。
據公開資料顯示,僅2012年一名意大利醫生Mario Dini在其國家皮庫的協助下保存了患者皮膚,再二期植皮獲得成功。而本次盛京醫院自行深低溫冷凍自體皮治療大面積皮膚撕脫傷,尚屬世界首例,這也標志著中國此項醫療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