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今天對外發布,我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全國整省試點省份已達28個,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2718個縣、區、市53.9萬個行政村,實測承包地面積15.2億畝,其中確權面積11.1億畝,占二輪家庭承包耕地賬面面積的82%;山東、寧夏、安徽、四川、江西、河南、陜西等7省區已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基本完成。
農村承包地緣何多出1億多畝
我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整省試點從2014年開始,目前,28個整省試點省份實測承包地面積達15.2億畝,這已經超過了全國第二輪農村耕地承包時測量的13.64億畝。那么,多出來的1億多畝承包地是怎么來的?
四川,是全國率先探索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整省試點的省份之一。記者來到這里時,四川已經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基本完成確權登記頒證。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新增的耕地中不少是來自土地整理。
廣漢市華嚴村村支部副書記 汪明勇:二輪承包的時候我們整村是1400畝,土地確權后我們整村是2051畝,確權后我們多出來幾百畝,主要是我們大戶把所有的溝渠平整、小田改成大田。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耕地二輪承包時,當地不少邊邊角角的地塊由于地力特別差沒有被登記入冊,還有一部分是荒坡地。近年來,隨著土壤改良修復,這些地塊的地力都達到了耕地的標準。
德陽市雙東鎮東美村村民 林昌清:有些坡地挖下來,全部改成田,面積就增加了,就屬于開荒增加的面積。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土地整理、改良等客觀因素帶來的耕地面積增加,還有個別主觀原因。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 張紅宇:在改革開放之初,基礎條件的約束,包括一些主觀的局部地區,測量不準產生的這么一個結果。包括當時還有稅收制度,我們擁有的地,我寧愿把它往小的說,也不愿意往大的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28個試點省份都已經完成了耕地面積實地測量,面積增加的現象普遍存在。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 張紅宇:包括在寧夏,包括青海、甘肅這樣的地方,我們這次確權登記頒證,我們像量化的耕地比過去多得多,即便是在湖南、湖北包括四川這樣的,傳統農區賬上的面積,和我們實際測量下來的面積,差了多個10%、20%也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土地確權 給農民帶來了什么?
目前,山東、寧夏、安徽、四川、江西、河南、陜西等7省區已經基本完成全省承包地確權登記,農村土地確權,給農民帶來了什么?
記者在四川農村采訪時,不少新型經營主體都告訴記者,土地確權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帶來了安全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過去,在四川,不少村是沒有新型經營主體的,基本上都是農戶零散經營。而土地確權之后,很多村都在整村推進承包地流轉。華嚴村的2000多畝地就被五個種糧大戶租用了。
廣漢市農工委副主任 李明惠:土地的確權頒證之后,包括我們的大戶,還有我們的龍頭企業也可以放心投入,不再擔心承包期到了之后,害怕土地就被收回去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新型經營主體流轉土地之后,用經營權證在銀行辦理了抵押貸款,拓展了資金籌措渠道。
不僅是規模經營的新型經營主體能放心投入,很多流轉土地的農民也能放心外出打工了。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 曾正云:這地就有保障了,我們可以出來打工,要是打不好的話,回到家我們有一份土地,應該說能養活一家老小。
農業部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已完成承包地確權面積11.1億畝,有效推進了土地流轉,流轉的承包地面積超過家庭承包經營耕地總面積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