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今日,中國氣象局在北京發布2017年《中國氣候公報》,公報指出,2017年全國平均氣為1951年以來第三高,全國平均高溫日數12.1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31個省份的氣溫均較常年偏高,其中河南、山西平均氣溫為歷史最高。
資料圖:去年8月6日,重慶市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局地達40℃。圖為一水上樂園舉行水中拔河比賽。 楊孝勇 攝
這份公報顯示,2017年,全國平均氣溫10.39℃,較常年偏高0.84℃,為1951年以來第三高,僅次于2007年和2015年。
從空間來看,全國六大區域平均氣溫均較常年偏高,華北區域的平均氣溫為歷史最高。分省份來看,全國31個省份去年的氣溫均較常年偏高,其中河南、山西的平均氣溫為歷史最高。
此外,去年冬季(2016年12月-2017年2月),全國平均氣溫為-1.4℃,較常年偏高2℃,也是為歷史同期最高。公報還指出,2017年,全國平均氣溫(日最高氣溫≥35℃)日數為12.1天,較2016年偏多1.4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表示,去年全國平均氣溫持續走高,正說明全球氣候變暖依然在持續。
資料圖:石家莊一高架橋被霧霾籠罩。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除了高溫,上述公報還顯示,去年汛期,中國共出現36次暴雨過程,暴雨落區重疊度高、極端性強、暴雨洪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偏重。
此外,去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8個臺風登陸中國,較常年(7.2個)略偏多。臺風生成和登陸時間集中、登陸地點重合度高。其中臺風“天鴿”強度強,致災重。
霧霾方面,去年中國共出現5次大規模、持續性霾過程,過程次數少于2016年。但去年年初霾天氣持續時間長,對空氣質量和人體健康影響大。(完)(冷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