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記者在海南省三亞市對零售藥店進行調查時,一連走訪了13家零售藥店,調查結果發現,這些將生活用品擺在藥店進行促銷、銷售的藥店,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一心堂。
在藥店購買生活用品,是因為這里的商品比超市里的便宜嗎?為了搞清楚商品的價格,記者來到了三亞市旺豪超市,對藥店銷售的商品價格進行比對。
記者看到,超市售價為35.8元的男士洗面奶,一心堂的售價為43.9元,高出了23%。同一品牌同一重量的薏米在超市的售價為20.3元,而一心堂的售價為23.9元,高出了18%。容量為1.8升的金龍魚調和油在超市的售價為24.9元,一心堂的售價為27元,高出了8%。
記者隨意抽取的三種商品,藥店賣出的價格都高于超市的售價,消費者為什么會充當冤大頭呢?
消費者:我是拿醫保卡買,醫保卡的錢,不花就作廢了。
更讓記者吃驚的是,在發票的開具上,這家藥店也是在進行“貍貓換太子”的手法。
消費者:它走的票子,它給你寫的就是個藥,不能給你寫糖,實際上藥店賣這些東西都不允許,它都這么整,黑龍江都不讓賣,這塊讓賣。
位于三亞市婦幼保健醫院旁的一心堂,藥店的大門口堆滿了保鮮袋、電火鍋等生活用品,除此之外,熱水袋、冰箱除臭劑、威猛先生、衛生巾、蟑螂藥也是應有盡有。
記者在這里購買了香皂、蟑螂藥和檸檬糖,共計23.9元。記者拿著這些東西來到了收銀臺結賬,還沒等記者開口,收款員直接問,開感冒藥可以嗎。
還不等記者問個究竟,一張開好的發票已經遞到記者的手里,記者仔細一看,消費的香皂、蟑螂藥和檸檬糖,在藥店的發票上,瞬間變成了同樣價格的復方感冒靈顆粒。其它藥店也是同樣操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