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造空中秧田走紅朋友圈 四川樂山屋頂秧田遭拆除
在城市小區陽臺和屋頂上種花、種菜早不是什么稀罕事,但你見過種秧苗的嗎?5月10日晚,一條屋頂平臺種植秧苗的視頻,火遍了樂山人的微信朋友圈。
5月11日上午,封面新聞記者通過尋找發現,這片秧苗位于樂山中心城區某小區的一處4樓平臺上。這片秧苗種植面積約20余平方米,綠油油的長勢良好,在鋼筋水泥構筑的小區里,顯得清新而另類。
平臺成秧田,引來了小區物管和樓下住戶的擔憂。為防止平臺漏水等問題,在小區物業的協調下,業主配合拆掉了秧田。
誕生:4樓平臺業主造出“空中秧田”
火遍樂山人朋友圈的秧田,位于樂山中心城區春華路南段附近一個小區的20棟。該樓高30多層,秧田在4樓的一處平臺上,業主是已經退休的劉先生。
“買房子的時候,我就看中了這個110㎡的平臺,想在這個平臺上頭玩點花樣。”劉先生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他與愛人退休后,十分向往田園生活。于是,2017年下半年,他找農村的朋友要了點辣椒、南瓜種子,在這個平臺上打造起了一個80㎡的小花園。
“你看,主要是弄了兩個世界,一個是外面的城市世界,一個是里面的鄉村世界。”劉先生還給這片田園,起了個有詩意的名字——“詩園”。后來,“詩園”里種植物不斷豐富,除了最開始的辣椒、南瓜,還種上了白菜、桑樹等。
今年4月初,劉先生又找了點秧苗回來,又灌了許多水,弄成一片秧田,面積有20余平方米。“為了不漏水,我做了很好的防水設施,防水層上加了一個保護層,然后才在上面蓋滿泥土。”劉先生看著綠油油的秧苗,顯得很開心,“你看,長得多好看,意境多美啊!”
拆除:防止漏水業主物管共同拆除
5月10日晚,這片“意境”被更多人欣賞——有人拍下小視頻,發到朋友圈,很快就火了。于此同時,也引起了小區物業四川嘉恒物業服務公司的注意。
“要不是那段小視頻,我們根本不知道小區里還有秧田。”據嘉恒物業客服部負責人介紹,劉先生在購買了住房的同時,也購買了屋外的這處平臺。2017年房屋裝修時,劉先生向物業提交裝修方案時,提到了會將該平臺裝飾為花園。
“改造為秧田肯定是不行的,這么多水必定會影響到小區其他住戶。”該負責人說,在劉先生遞交裝修方案時,物業公司就曾提醒劉先生,為防止平臺漏水等問題,不可以修建魚池和假山。裝修期間,物業公司也曾進行巡查,當時并未發現異樣。裝修完畢后,物業公司便沒有再去查看。
5月11日上午11時許,在與劉先生溝通過后,物業公司員工與劉先生一起,將秧田進行了拆除。“之前我確實沒想那么多,只是覺得自己喜歡。”劉先生對此很淡定,“既然不合適,那就拆了嘛。”
說法:平臺歸個人但不能影響他人
盡管拆除了秧田,但劉先生的“田園夢”并不會就此停歇。下一步,他計劃重新在該平臺種植一些不需要大量水的莊稼,比如小麥等。
劉先生在樓房平臺種植植物,特別是水稻等莊稼是否合法?樂山市城管局執法支隊副支隊長楊小玲表示,其行為不屬于私自搭建違章建筑,因此城管部門不好界定劉先生的行為。
北京威諾(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郭金福則認為,樓房屋頂與平臺是兩個概念,屋頂屬于全體業主共有,不可擅自使用,而劉先生使用的平臺,是開發商賣給他的,劉先生擁有并可以使用這個平臺。但在使用過程中,不可對其他業主產生影響,如有影響必須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