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違停提醒信息,10分鐘內開走免罰
余杭城管推人行道違章新舉措,短信“附贈”周邊泊位信息
每輛車每月享受一次,杭州其他城區未來或推廣
車主收到的提醒信息。
出門辦事找不到車位,把車子停在人行道上,才幾分鐘就吃到一張罰單,是件讓人懊惱的事。如果此時,你收到一條提醒信息,10分鐘內開走就能免吃罰單,這樣的執法會不會讓你覺得很人性化?而且,更讓你覺得貼心的是,每條提醒信息后面還會告訴你,違停區域周邊哪里還有可停的空余停車泊位。
從本月起,余杭區城管局臨平執法中隊、南苑執法中隊就已經開始嘗試這樣的違停管理新舉措。6月底,余杭全區所有執法中隊都將全面啟用這項舉措。
收到違停信息
一分鐘不到車主就把車開走了
昨天上午11點多,臨平邱山大街736號附近的人行道上,臨平執法中隊隊員王海華發現兩輛違停車。他拿出隨身攜帶的“手持執法終端”,對著其中一輛車的車號拍照,進行車號識別,系統自動跳出了該車輛的信息。再次確定車牌、違停的時間和地點后,王海華點擊了系統中的“提醒”鍵,給車主發送短信。
還沒過一分鐘,一位收到違停提醒信息的車主就匆匆跑來。車主姓范,開的是一輛白色商務車。旁邊另外一輛違停車的車主是他的朋友,開的是一輛越野車。
昨天中午,兩人相約一起在街對面的一家飯店吃飯。周圍找了一圈都沒找到車位。于是,他們就把車停在了人行道上。
才開吃沒多久,范先生就收到了提醒短信,趕緊放下碗筷跑來了。
“如果你現在馬上把車開走,可以不開罰單。”王海華提醒范先生。
本來,吃頓飯“吃”出一張罰單來,兩個人的臉色都不好看?,F在聽說可以不罰,范先生和朋友面露喜色,趕緊把車開走了。
據了解,僅僅臨平和南苑兩個中隊,這十多天里,就發出800多條提醒信息,車主主動駛離占一半以上。
王海華在臨平中隊工作了5年多,一塊工作就是違停管理。新舉措實施后,他的工作更辛苦了——因為目前每輛車的違停提醒時限是10分鐘。10分鐘后,他之前采錄的違停信息就會納入“待處理”。每個“待處理”,他都需要進行“回爐”檢查:如果車主把車開走了,他就會撤銷罰單;如果車子還在,他需要一一打印罰單。
盡管工作量增加了,不過看著日益減少的罰單,他覺得值得。
根據余杭區城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從6月1日系統試運行以來,在試點路段總共提醒違停車輛841輛次,教育提醒后車主自動駛離431輛次,約占總量51.2%。
車主每月只能“享受”一次
杭州未來將考慮推廣
余杭區城管局信訪科科長洑喜說,人行道違停是道城市管理難題。處罰只是手段,減少違停,維持道路秩序才是目的,“為什么有的地方開了罰單,違停還是屢禁不止。其實,和信息不對稱也有關系——車主不知道周邊哪里還有空余泊位可以停。余杭區近萬個公共泊位目前的利用率是65%-70%,其實還有潛力可挖。”
洑喜介紹,這個違停新舉措的技術支持是余杭區城管局新推出的“數據城管信息化違停查處系統”。這套系統將余杭全區近萬個公共停車泊位都納入其中,還連通了114平臺的車主信息。實現了這樣的數據互通,平時在路面巡查的執法隊員如果發現違停車輛,就能第一時間給車主發提醒短信,把車輛引導到可停泊位里。
不過,這樣的違停提醒“福利”,每車每月只能享受一次。目前系統只支持浙江省車輛號牌的車主的短信提醒,省外車輛號牌還無法提醒。洑喜說,給車主發提醒短信,是希望給違停車主糾正的機會,但不希望這成為車主違停的借口和理由。
采訪時,不少車主都為這項人性化的舉措叫好。那么,余杭的這個違停新舉措,杭州其他城區會不會推廣?錢報記者咨詢了杭州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考慮先在余杭區進行試點。如果市民反響好,試點效果不錯,未來杭州其他城區會在試點的基礎上繼續完善,考慮推廣。
本報記者 孫晶晶 通訊員 朱燕紅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