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22時,成都市國土局、市氣象局聯合發布成都市第3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警等級為三級。2日9時50分對第3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進行第一次更新, 預計從2日10時00分起的24小時內,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崍、蒲江、金堂、青白江、龍泉驛、簡陽、高新東區、天府新區、新都、雙流和新津共15個區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等級為三級,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
記者2日從成都市國土局了解到,截至7月2日17時,全市共發生地質災害災情26處(都江堰市14處、彭州市3處、大邑縣2處、蒲江縣6處、崇州市1處),險情25處(都江堰市7處、彭州市2處、邛崍市3處、大邑縣3處、新津縣3處、崇州市2處、蒲江縣5處),均為小型災害,無人員傷亡。
為落實好成都市委市政府關于防汛工作的有關要求,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和搶險救災工作,全力維護市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市國土局切實強化風險防范,建立健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聯動機制,并在各區(市)縣落實專業地勘單位作為技術支撐,以巡排查和駐守督導等形式參與各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汛期來臨,我們實行了領導帶班、多人值班制度,1個應急小組在單位待命,配備后勤、通訊保障人員,進行24小時值守。”市國土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全市各級攜手聯動,成都市國土局相關負責人分別帶隊對預警區域進行督導檢查,派出督導組到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縣、邛崍市等地進行駐守督導,與當地國土部門一起落實應對措施。在強化監測預警方面,市國土局與市氣象部門加密會商,監測人員高度警惕,密切關注雨情水情災情。在重要交通沿線、重點防治范圍設卡限入,提前組織受威脅人員轉移。
“全市國土系統地災防治戰線,緊繃地質災害防治這根弦,堅守崗位、履職盡責。”據市國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7月2日全市共實現4起成功避險,共避免15人因災傷亡。分別是:大邑縣晉原街道鳳凰村15組屋后滑坡,共組織1人提前轉移避讓,避免1人因災傷亡;蒲江縣西來鎮銅鼓村1、2組不穩定斜坡,共組織60人提前轉移避讓,避免5人因災傷亡;蒲江縣復興鄉九曲村1組滑坡,共組織15人提前轉移避讓,避免4人因災傷亡;蒲江縣光明鄉石燕村10組滑坡,共組織10人提前轉移避讓,避免5人因災傷亡。
成都市國土局提醒各相關區(市)縣要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范工作,密切關注當地降雨預報及降雨實況,檢查群測群防網絡運轉情況,做好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預警工作,對房前屋后斜坡、靠山靠崖、溝口等危險地段加強巡查,發現險情及時采取主動預防避讓措施,撤離受威脅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