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檢察機關三年查實106宗虛假訴訟案件
新華社廣州7月11日電 記者11日從廣東省人民檢察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2015年至2017年,廣東檢察機關共審查176宗虛假訴訟案件,其中106宗已查實并向法院提出監督。
民商事審判領域部分當事人制造虛假訴訟牟利,嚴重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和司法機關公信力。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處副處長朱沛東介紹,當前廣東虛假訴訟行為人追求非法利益呈現多樣化特征,有的稀釋債權以逃避法院執行,有的內外勾結侵占他人合法財產,有的虛構借貸關系、“以房抵債”來實現房產過戶、規避稅費征收。
這些虛假訴訟主要集中在民間借貸糾紛、房地產權屬糾紛、離婚涉財糾紛、追索勞動報酬、企業破產等領域,近年來保險、仲裁和海外洗錢等領域虛假訴訟案件也逐漸增多。
近年來,廣東檢察機關對虛假訴訟高發的民間借貸領域實施重點整治,對虛假訴訟最常用的假合同、假借條等造假手段實施重點打擊,對虛假訴訟中常見的虛假調解現象實施重點監督,并加強公檢法三部門協作、初步形成監督合力。
如廣州某置業公司與某國營聯合公司串通虛構1800多萬元借款,債務到期后向法院申請支付令,通過“以物抵債”和解方式取得該國營聯合公司的36套房產,造成上億元國有資產流失。廣州市人民檢察院向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法院發出檢察建議后,法院于今年5月裁定撤銷支付令、依法挽回國有資產損失。
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黃文艾表示,廣東檢察機關正探索構建虛假訴訟檢察監督平臺,加大對虛假訴訟案件線索的甄別力度,推動健全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法院共同防范和查處虛假訴訟的協調配合機制,探索將虛假訴訟監督工作納入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加強對虛假訴訟參與人的懲治力度,提高打擊虛假訴訟的監督效果。(記者詹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