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甘肅舟曲南峪鄉發生滑坡地質災害,滑坡土石造成白龍江南峪鄉段河道堵塞水位上漲。根據排險方案,下一步,將利用南峪鄉水電站現有的引水系統,對白龍江進行泄洪應急處置,按照計劃,今天發電機組將被拆除,以利于行洪。
此次滑坡體長度大概有680米,寬度約210米,厚度大約35米,體積500萬立方米。目前,滑坡體是否穩定?是否有繼續滑動的跡象?這是現場處置的關鍵。由于現場道路搶通,記者昨天(17日)首次接近滑坡區。
央視記者 張英:我們現在來到了滑坡體的西側,從這里俯瞰,受此影響的白龍江江面最窄的地方一目了然。在江面以上這段道路的是原先的國道345線,其余的路段都已經淹沒在了江面之下,對于這個滑坡體的監測,是目前工作的一個重點的,滑坡體是否穩定,是否有向前滑動的跡象?
蘭州大學地質科學與礦產資源學院院長 孟興民:現在監測的結果是這樣的,整個滑坡體現在是再沒有滑動。唯一動的,就是兩側的側壁有一些坍塌,還有滑坡的后壁也有一些坍塌,那么再就是滑坡的頭部,前緣經過江水的沖刷有坍塌。除此之外滑坡體再沒有動。現在滑坡體是穩定的。
央視記者 張英:原本的這條路就像硬生生被撕裂了一樣,七零八落。滑坡過程當中裹挾了大量的石頭,有的石頭直徑達6米,像這樣的石頭,如果滾入到白龍江之后,很可能造成河道堵塞。植被根部裸露在外向上翻,說明了這些土地是完全被翻轉過來的。
蘭州大學地質科學與礦產資源學院院長 孟興民:現在滑坡坡度是19度到20度,可以計算它的穩定性。給下一步采取的措施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央視記者 張英:大家再向遠處看,跟周圍裸露的黃色土壤是不一樣的,這一段區域的是黑色的,為什么會呈現黑色的現象?專家也向我們解釋,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地方是白龍江的斷裂帶,在白龍江斷裂帶形成和錯位的過程,在高溫高壓下,巖體被炭化所形成的這樣黑色。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之內,對于整個滑坡體的監測,仍然是工作人員監測的一個重點,如果有最新的監測信息,我們也會及時的反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