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四川德陽一名醫生安女士在卷入輿論旋渦后自殺。悲劇源于此前她和丈夫在游泳時與一個13歲男孩起了沖突。
有網友爆料稱涉事男孩的小姨是當地一名律師,姨夫名叫王葦,是自媒體工作者,沖突發生后“涉嫌利用輿論逼死安醫生”。
昨天上午,德陽司法局發布微博回應:涉事男孩的姨夫王葦為律師,其妻不是律師。王葦在該事件中有無違法行為正在進行調查。
德陽司法局律師公證工作科科長李海昨天傍晚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表示,德陽律師委員會懲戒委員會和維權委員會29日下午約談了被質疑“用輿論逼死女醫生”的律師王葦,進行調查。
“這個律師在這件事情里參與沒有,我們不好表態,因為我們還沒有調查(清楚),最終的結果還沒有出來”,李海表示,“王葦寫了一個情況說明,據他自己本人表述,他完全沒有參與這個事情。他也希望主管行政司法部門、律師協會包括公安機關進行調查,還原事實真相。他表示自己不怕調查,希望澄清這件事情。”
李海還說,目前他們掌握該律師的情況是,他從執業到現在沒有發現什么違規行為,因為沒有產生過各種投訴,“我們感覺他執業還是比較規范的。”
王葦的同事此前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說,自己和王葦電話已經快被打爆了,有的通過他辱罵王葦,有的對他個人也進行謾罵。
還有網友曬出涉事孩子的姓名、學校及父母工作單位等信息,有自稱是涉事孩子學校的老師說,校方值班電話也被多次騷擾。
悲劇源于泳池沖突
據媒體此前報道,安女士是德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兒科醫生。安女士同事張醫生事發后接受采訪時說,8月20日,安女士和丈夫去游泳,泳池里一名13歲男孩可能冒犯了安女士,詳情有待警方調查。安女士讓男孩道歉,但男孩拒絕道歉,并朝其吐口水,做鬼臉并做出一系列侮辱性動作。安女士丈夫情緒激動,沖過去將男孩朝水里按。
據上游新聞報道,第二天,男孩家人先后找到安醫生和其丈夫所在單位,要求單位開除安醫生和丈夫黨籍、公職。事發后兩三天內,安醫生丈夫在泳池內和男孩起沖突的視頻被剪輯過后開始在網上傳播,德陽本地微信群中流傳著安醫生夫妻詳細姓名、電話、工作單位和照片等個人基本信息,伴隨著夫妻倆“公務員”“醫生”身份標簽,結合孩子家長一方關于泳池里沖突的描述,吸引了大量關注。
隨后,男孩母親帶著家屬和朋友在游泳館浴室內打了安女士,雙方報警,警方介入后,安女士丈夫道歉并錄口供,警方讓雙方私下協調。出警局后安女士丈夫當場給孩子道了歉。
同時,一些媒體和自媒體以《疑妻子被撞 男子竟在泳池中按著小孩打》為題發布、轉載視頻,有省級電視媒體也進行轉載和播報。
8月25日,安女士不堪輿論壓力,分別給親人朋友同事發了感謝微信,并給母親留言“媽媽我愛你,請你照顧好我的女兒”后在自己的車上服藥自殺身亡。
8月27日,最早發布剪輯視頻的微博賬號“德陽爆料王”發布道歉聲明,但發布不久便刪除了。目前,該賬號上已找不到任何和該事件相關的內容。
對于8月20日當天的監控視頻如何流出并被上傳到網絡的情況,德陽市某賓館泳池的工作人員對上游新聞記者表示,監控只對公安部門提供,他們沒有向其他個人提供過。記者聯系了德陽市公安局相關部門,試圖了解公共場所監控視頻保存與使用的相關規定,但對方表示案件具體情況仍在繼續調查中。
對此,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岳屾山指出,視頻保管方也就是游泳館是負有保密義務的。進入到公安介入調查階段,包括民事調解的時候可能需要看這個視頻,這時向公安機關提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公安機關在調取視頻之后,也有相應的義務來進行保管和保密。如果是出于案情或者公眾知情權需要,可以在作出技術處理之后,比如未成年人應當打馬賽克等之后再向社會公開。這是基于行政法范疇之內的做法,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對于個人來說,獲取視頻之后進行公布的話,可能首先涉及到侵權。如果在公布視頻的過程中又通過剪輯、隱瞞事實真相,或者說做修改,發布不實信息的話,并且尤其造成嚴重后果的話,那可能要承擔民事侵權責任。情節嚴重的,有可能會負行政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
開口之前,讓真相飛一會兒
目前,安醫生丈夫喬先生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妻子因為這樣一起算不上沖突的事件而想不開走上絕路。他認為涉事另外一方的家長誤導輿論,相關媒體在不經查證的情況下隨意發布信息,最后導致了妻子走上極端。喬先生稱,將在處理完妻子后事之后對相關各方采取法律措施,維護自己和妻子的合法權益。
安醫生的悲劇令人扼腕。在這次事件中,一方面,一些媒體和自媒體營銷號在看到所謂“沖突現場視頻”時,并沒有對沖突雙方進行進一步求證核實,僅根據單方面說法就發布了消息;另一方面,“人肉搜索”“曝光”“揭丑”成了一些網民眼中解決問題的良策,先是安醫生和其丈夫信息被肆意傳播,事情發生反轉后,涉事男孩一家人和學校的名字、電話、地址等也被扒出,在微博、微信群、朋友圈反復發布。
這些年,“人肉搜索”和網絡暴力造成的悲劇不止這一起。
2013年,廣東陸豐一高中女孩琪琪在某服裝店購物的監控視頻被服裝店店主發布到網絡上,稱琪琪是小偷,請網友曝光其信息。這則信息引起熱烈反響,眾多網友紛紛參與“人肉搜索”。很快,琪琪的姓名、所在學校、家庭住址和個人照片均遭到曝光,網上不乏對琪琪批評辱罵的聲音。一天之后,琪琪不堪壓力跳河身亡。諷刺的是,店主隨后也遭到“人肉”。
2015年,成都一名男子“暴打女司機”視頻在網絡上傳播,男子遭“人肉”并被網民一邊倒譴責。第二天該男子行車記錄儀視頻曝光后,網友發現是女司機兩次故意別男子的車才將其惹怒。此后事件一發不可收拾,女司機在慘遭網友“人肉搜索”的同時,之前更多不良行車記錄也被翻出。女司機隨后發公開信致歉,表示輿論給雙方都帶來巨大沖擊,“我們都付出了慘痛代價”。
2018年6月,南京網友發帖稱一男子當街摔死泰迪狗,“場面血腥”。該男子隨后被全國各地愛狗人士24小時打電話、發短信威脅、侮辱,還有人公布其孩子隱私,發出死亡威脅。據記者調查,此事因泰迪狗先咬傷男子孩子,狗主人答應賠償后又反口,男子一怒之下摔死小狗。事件雖已平息,但該男子一家深恐網絡暴力,不得不舉家搬離。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岳屾山說,獲取其他公民個人信息應該是通過合法渠道,而通過非法渠道去獲取或者提供給他人甚至是直接在網絡上進行公布,這種“人肉搜索”是違法行為,不應以暴制暴。
“我們國家對于誹謗和侮辱他人都有相關規定,輕的話是民事侵權,重的話有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甚至違反刑法,會被處以治安拘留、治安處罰,甚至刑事處分。廣大網友應當注意,有些事情我們確實很氣憤,但是通過違法或者以暴制暴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氣憤或者宣揚自己的情緒,其實可能會得不償失。”
互聯網發達的今天,一條條“勁爆”的新聞卻一會一個“反轉”,個別媒體和大V在搶熱點、抓眼球的同時,如果能先等一等,多些求證核實,一些網民“打抱不平”“義憤填膺”之時如果能先靜一靜,多些耐心思考,安醫生這樣的悲劇會不會有可能避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