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社會新聞 > 正文

    高興只會用“哈哈哈”:我們的表達能力斷檔了嗎

    來源:光明日報 2019-04-08 10:42 http://www.iosapp77.com/

      高興只會用“哈哈哈”:我們的表達能力“斷檔”了嗎

      【智庫答問·關注網絡時代的表達匱乏 系列訪談之一】

      寫在前面

      聽說讀寫是我們認知交流、表達思想的重要能力,從聽說讀寫的狀況,可以窺見一個人、一個民族的文化素養與精神世界。隨著信息化、新技術等因素對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刻影響,人們聽說讀寫依托的載體和工具也在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帶來了語言貧乏、提筆忘字、淺閱讀盛行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輕說是個人小事,重說則是文化大事,關系國人富足精神生活的構建,關系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需要我們重視和反思。光明日報以“微博挑戰賽”、光明夜讀等形式就此話題與網友展開互動,并從網友討論中梳理出關鍵問題,邀請智庫專家逐期解答。

      本期嘉賓

      北京語言大學原黨委書記、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 李宇明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南開大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 劉運峰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王燦龍

      “每個時代都在使用語言的同時創造語言”

      光明智庫:有人曾對古今表達做了一番對比: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玉樹臨風”“顧盼神飛”,我們只會說“高富帥”“白富美”;古人表達悲傷用“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我們只會用“藍瘦香菇”……但也有觀點認為,今天的網言網語也是一種創新,傳情達意也很豐富。在您看來,我們的語言到底是越來越貧乏,還是越來越多樣?從個人語言運用情況來看呢?

      李宇明:從語言本身來看,肯定是越來越豐富。每個時代都在使用語言的同時創造語言。

      但在個人表達方面,的確有一部分人會感覺語言貧乏,只會幾種有限的表達方式。尤其是年輕人在網絡上表達時,常常使用流行語。我問過一些年輕人,他們是覺得有時候會想表達卻“找不到詞”,其他人或多或少也有這種感覺。

      劉運峰:我也認為,語言是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我們現在的很多語言是時代產物,幾乎每天都在產生新詞語。

      個人語言運用是存在貧乏、單調甚至生硬的問題。我經常想,同古人相比,我們的科技進步太快了,但我們的表達能力,對人和事物的觀察、感知能力,文學藝術的創造能力、鑒賞能力卻沒有同步提高。古人可以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來描寫早春景象,我們大多只能用“春天來了,大地吐綠”或“春風吹來,感到暖融融的”來表達。

      王燦龍:我們今天讀到的詩詞歌賦,是古代文人的嘔心瀝血之作,不是當時的即興口語表達。“玉樹臨風”“顧盼神飛”是書面語體,今人說的“高富帥”“白富美”是網絡流行語,主要用于口頭表達,不能拿兩者簡單類比。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話語系統。評價一個時代的話語,標準很關鍵。自從白話文成為書面語言形式以來,從政論文章到文學作品,再到法律文件、科研報告等,都能很好地滿足表達的需要。古代的詩詞歌賦的確語言優美、韻味悠長,但我們不能僅僅以此為參照來判斷說今天語言貧乏。

      表情達意方式增多,關鍵在如何使用

      光明智庫:有網友表示,由于互聯網時代有著同質化表達的網絡氛圍,要求更加直接和簡潔的表達,造成了語言貧乏。您覺得社交軟件、網絡的應用有沒有導致語言貧乏,社會環境和時代發展是否加劇了這種現象?

      李宇明:過去,書面表達是很慎重的事,比如給遠方家人寄信,還要專門請教書先生幫忙。現在除了給報紙投稿、撰寫論文,其他情況下,很多人都是通過手機即時表達。這種頻率和過去明顯不同,也就顯得不那么鄭重了。

      劉運峰:如果說社會環境和時代發展加劇了語言貧乏,恐怕有些武斷。但可以說,社交軟件和網絡平臺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拓展了交往空間;另一方面,使人在表達方面變得懶惰、隨意。比如,書信這種人際交往方式,對語言表達的依賴性非常強。寫信時,要考慮收信人的身份、感受,要字斟句酌、文從字順,要表述準確、講究格式,這無疑是對語言表達能力的最好訓練,但互聯網時代的通信太發達了,我們幾乎不寫信了,逐漸也就變得不會寫信了。

      王燦龍:應該承認,有一些公眾號推送的文章文質兼美,讓大眾在思想、知識、語言表達等方面都深受教益。雖然自媒體上會有一些糟粕,但不能簡單地認為社交軟件和網絡平臺會導致語言貧乏。其實,新媒體、自媒體的產生使社會大眾有更多閱讀和寫作的機會。面對良莠不齊的閱讀文本,關鍵在于如何引導,而不能簡單地予以否定。

      光明智庫:在微信聊天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發一個表情包,看似“一切盡在不言中”,但這樣一來,我們通過運用豐富語言表達多元、細膩、個性化感情的機會是否變少了?

      劉運峰:在社交媒體大行其道的當下,人們往往是發表情包、圖片的多,發文字的少;即使是文字,也大多不完整。表情包也都是復制轉發,千篇一律。剛開始還覺得新鮮,但收到多了,就司空見慣甚至產生反感。這就如同春節期間收到的拜年信息,大多都是復制群發,讓人感到缺乏誠意,效果適得其反。

      王燦龍:微信表情包都是在表達很簡單的意思。如果事情很復雜,僅僅使用表情包是達不到交際目的的。人類的語言交際其實一直有“表情包”的使用,比如擠眉弄眼、點頭擺手、哈哈大笑等,只不過因為現在有新媒介,我們將其符號化了。“表情包”雖是體態語和其他副語言手段的符號化,但是受場合、對象、表意等的限制,承載不了語言文字使用的全部功能。

      李宇明:過去,我們主要用的是文字和語音等溝通方式,畫圖表意的情況很少。全媒體時代新增了更多元的方式幫助我們表情達意,整體來看是一種社會進步,關鍵問題在于我們怎么使用它。

      舉個例子,表情包也會造成一些誤解,比如微信第一個表情是微笑,年齡大的人喜歡打兩個微笑,但年輕人可能認為這是一種冷漠,類似于“呵呵”之意。有一位研究新媒體的教授說他遇到過這類情況:有個學生交作業,他覺得不錯,就發了兩個“微笑”表情,但這個學生卻驚慌失措,覺得自己很認真對待作業了老師為何“看不上”?老師也很驚訝,說我覺得很好啊。

      從整體看,隨著社會發展,這種多模態的產品會不斷發展。現在語言學家正在研究這種多模態對人類認知和情感表達的作用,把它稱作“超語言表達”。對于新生事物,我們要有開放的心態,新技術、新手段反映的是時代的智慧。

      應主動提升閱讀品位和檔次

      光明智庫:在前段時間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上,點評專家康震多次感嘆詩詞反映了古人豐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引起了很多共鳴。您覺得現代人面臨的語言貧乏與文化素養是否相關?

      劉運峰:杜甫詩中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下筆”最終要落實到語言表達上。讀書,尤其是紙質書的閱讀,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講,是潛移默化的過程,是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生命體驗。具體到語言表達也是如此。不讀書或是讀書少,就沒有或者少有詞匯的積累,就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就更談不上豐富性、形象化的表達。

      李宇明:“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讀書就是人的源頭活水。然而,現在年輕人沒有那么多時間閱讀經典原著了,他們在高考前可能下過功夫背書,在大學前幾年還能讀一些書,但之后的閱讀主要是工具性、職業化的。顯而易見,這種閱讀無法轉化為一種文化積淀。

      我在參加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編寫審查活動時,發現選文非常困難,特別是選當代文。因此,我希望作家能寫出更加優秀、適合青年人閱讀且帶有范文性質的作品。

      當然,年輕人是網絡的“原住民”,接觸的多是網言網語,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但這是寫作的能力問題。文學環境、語言環境需要提升,年輕人也應當主動提升自己閱讀的品位和檔次。

      劉運峰:我有一個非常深切的感受,現代人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但精神層面的東西卻遠遠沒有跟上。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現在,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邁入普及化階段,有很多人學歷很高,專業能力也很強,但卻缺乏基本的文化素養。和前人相比,我們在文化素養方面存在明顯差距。比如數學家蘇步青可以不借助工具書讀《左傳》,對書法、詩詞也頗有造詣;橋梁專家茅以升的書法能夠達到專業水平;化學家張子高喜歡收藏古墨,所寫的考證文字堪稱一流,其小楷達到令人嘆為觀止的境界。現在擁有各種頭銜的人車載斗量,但是像蘇步青、茅以升、張子高這樣學有專長而又具備很高文化素養的人又有多少呢?

      使學生成為“博雅之士”“通用之才”

      光明智庫:對于這種語言表達相對匱乏的發展趨勢和現狀,您是否會憂慮?要扭轉這一現實,我們該從何發力?

      王燦龍:就這個時代的話語系統來說,我沒有什么可憂慮的,因為我們的詞匯系統、語法系統和文字系統完全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而且會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不過,當前社會整體的語言文字應用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就拿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來說,有一部分人的人文素養和語言表達就存在一些問題,難以很好地滿足工作生活的需要。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重理輕文”。

      要想提高社會整體的語言文字應用水平,就必須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的語文教學,從小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使他們熱愛語言文字,加強人文修養,提高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高校雖然開設有“大學語文”課程,但總體教學效果不是很好。我認為,“大學語文”課程需要改革。清華大學開設的“溝通與寫作”就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值得點贊,也值得推廣。此前我就曾經設想過在大學開設“通用寫作”課,讓各高校根據專業特點和學生情況確定教學內容和形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劉運峰:我所擔心的是,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人們對技術的依賴會越來越強,而主觀能動的表達會越來越少。長此以往,感悟能力、認知能力、鑒賞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都會下降。

      專業教育固然重要,但素質教育永遠是第一位的。我們的培養目標,并不單純是某個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而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人的素質除了政治素質、道德素質、身體素質等之外,很重要的一項就是文化素質。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主要靠讀書這一途徑。學校、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廣泛涉獵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吸收各種各樣的文化科學知識,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使學生成為“博雅之士”“通用之才”。

      李宇明: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用詞典雅,而是會說話。說話是一門很重要的藝術,從古希臘開始,修辭學、演講學就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現在我們要關注說話,怎樣在不同場合,與不同的人用合適的話語交談,這是整個社會都需要關注的。

      全民口語表達是一門大課,比如家長不應高聲指責孩子,應當同孩子平等對話;幼教老師、中小學老師都應該學會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對話。因為學生學的是家長、老師的語言,當他們居高臨下地談論時,學生也會“學以致用”。所以,學會小聲說話、用心傾聽,十分必要。

      項目團隊: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晉浩天、周世祥、王遠方、馬雪、王斯敏、李曉、蔣新軍

    原標題:高興只會用“哈哈哈”:我們的表達能力斷檔了嗎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1. 廣東省紀委監委公開通報七起違反中央八項規
  2. 最高法首次發布意見服務和保障西部陸海新通
  3. 查罷免辦藍不辦綠?臺“調查局”承認召開視
  4.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徐冬冬曬真實肚子 展示健康美 石獅市委一季度工作會議召開 周杰倫曬母子自拍 透露媽媽幾乎每場演唱 石獅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石獅市委主要領導帶隊開展節前安全檢查 向新而行,打造數字福建“升級版”?—— 石獅市職工文化惠民活動精彩上演 第一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評審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特黄特色的大片观看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日本bbwbbwbbw| 国产一区二区小早川怜子|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日本韩国三级在线|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免费看污成人午夜网站| 女博士梦莹全篇完整小说|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波多野结衣新婚被邻居|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hdmaturetube熟女xx视频韩国|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午夜爽爽性刺激一区二区视频|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天天拍拍天天爽免费视频| 亚洲www视频| 男男18gay| 国产乱妇无码大黄aa片| www夜夜操com|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2021| 亚洲欧美4444kkkk| 高分少女免费观看第一季| 已婚同事11p|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 国产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91探花视频在线观看| 好男人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丰满年轻的继坶|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四虎www成人影院| 56prom在线精品国产|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va视频|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欧美黑人肉体狂欢大派对| 免费观看的毛片手机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看在线影院| 国产男女爽爽爽爽爽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