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新聞中心今起試運行,人臉識別電子儲物柜刷臉秒開存物
定位導航機器人亮相大會新聞中心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新聞中心將再次成為高科技的展示平臺:2900余位注冊記者,將在這里體驗到機器人“艾米”提供的指路服務,通過“電子放大鏡”設備觀看修復后的文物,利用最新的人臉識別電子儲物柜,兩三秒刷臉存儲個人物品。發稿速度方面,千兆到桌面、千兆WIFI接入和千兆5G視頻回傳,這三個“千兆”服務可同時滿足中外各路媒體記者及所有工作人員全部上網需求。
新京報訊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將于5月15日在北京開幕。目前,大會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為2900余位大會注冊記者服務的新聞中心今天開始試運行。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位于國家會議中心的新聞中心提前探營。
210臺筆記本電腦免費使用
步入國家會議中心E1、E2展廳,總面積約11000平方米的新聞中心開闊明亮,各個功能區排列有序。
新聞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新聞中心空間布局規劃分為8大功能區,分別為綜合服務區、媒體公共工作區、媒體專用工作區、新聞發布區、MCR運行區、文化展示區、運行保障辦公區、媒體餐飲和茶歇區。
其中,設置大小兩個新聞發布廳,分別可容納260名和150名記者參加新聞發布會;媒體公共工作區2200余平方米,位于國家會議中心E2展廳,設有546個工位免費使用。記者在工作區看到,不少工位上嶄新的筆記本電腦一字排開,無需輸入密碼就可以隨時聯網使用。負責人表示,為滿足媒體記者現場辦公需求,工作區提供了210臺中英文公用筆記本電腦供大家使用。
距離工作區不遠處,總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新聞中心餐飲區,可容納500人同時就餐,為避免人流高峰期間記者排隊現象,國家會議中心還精心設計6條餐線,用餐時間延長至3小時。
新聞中心設置獨立診室,配置器械、藥品、診床等醫療物資,選派醫務人員開展醫療保障服務。
6場平行論壇可實時調度
新聞中心不僅設施完善,各項設備也都“高規格”。據介紹,新聞中心配備廣播級公共信號播放設備、專業辦公設備設施和總帶寬6G全覆蓋的高速網絡,提供廣播電視服務、官方圖片服務、會議活動資訊服務等媒體服務。在公共信號傳輸、通訊網絡等多方面應用最新的先進技術,為注冊記者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工作環境。
公共信號總控系統將根據大會實際情況增加平行論壇分發系統,可以同時實現6場平行論壇的實時調度、分發,系統安全性高、穩定性好。
新聞中心通信保障實現千兆到桌面、千兆WIFI接入和千兆5G視頻回傳,三個“千兆”服務可同時滿足中外各路媒體記者及所有工作人員全部上網需求。
新聞中心還將提供5G應用展示,讓各國媒體記者體驗5G WIFI超高速上網。
現場1
機器人、AR博物館亮相新聞中心
在新聞中心,記者遇到了機器人“艾米”。“艾米,新聞發布廳在哪里?”“艾米,餐廳怎么走?”對記者們拋出的各路問題,“艾米”對答如流,成為新聞中心的迎賓使者,吸引眾人目光。
新聞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機器人“艾米”具備實時地圖構建和定位導航技術,精準人臉識別、大數據分析的能力,通過語音對話即能獲取大會信息。
沉浸式增強現實互動體驗區也吸引了眾多記者體驗。在AR(增強現實)博物館,體驗者通過“電子放大鏡”設備,可看到眼前破損文物修復后的模樣。在VR(虛擬現實)展示臺,戴上頭戴式VR設備,10組中國及北京重點區域的全景影像展現在眼前,現場感極強。
在步入式合影互動區,體驗者站在綠色幕布前,隨意選擇長城等亞洲著名景點作為拍照背景,按下快門,一張旅行照就新鮮出爐了。拍攝的圖片既可以現場打印成圖片,也可掃碼獲得電子版照片,收藏在手機里或是“曬”在朋友圈里。
多媒體互動區還設有兩個互動島,每個互動島由3個55英寸的LCD屏幕組成。體驗者可以在中國的世界遺產、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內容中,選取感興趣的部分,滑動屏幕閱讀圖文或互動拼圖。
新聞中心還配備最新的人臉識別電子儲物柜。記者體驗發現,存取物品只需要站在攝像頭前,人臉識別通過后柜門自動彈開,整個過程只用了兩三秒,方便又安全。
現場2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將現場授課
新聞中心文化味兒濃厚,亞洲元素隨處可見。
在新聞中心媒體公共工作區E2展廳,巨幅北京元素背景墻以水墨渲染的藝術手法,把長城、天壇、頤和園、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等北京古今城市文明地標逐一展現;媒體公共工作區兩側墻面采用宋代《清明上河圖》畫作;媒體餐廳墻面將中國傳統的“梅、蘭、竹、菊”四君子作為景觀裝飾。
新聞中心的茶歇區還有北京風情展示區,實景搭建的四合院、錯落有致的古典家具,讓人仿佛置身老北京胡同和四合院。
新聞中心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互動區,屆時將邀請4組北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為媒體記者進行傳統國畫、傳統攢玉石宮花、兔爺彩繪、軟陶工藝制作等表演,中外媒體記者可體驗非遺制作。現場互動體驗的成果可作為紀念品帶走。
新聞中心整體視覺效果的設計也有巧思。主視覺圖案提取大會LOGO“文明之花”元素進行設計,象征著亞洲不同國家與地區的文明互鑒共榮。局部使用中國傳統畫作中象征著古樸厚重的卷軸絲帛顏色,進一步提升文化氛圍。
現場3
整體搭建全部選用環保材料
為加強安全服務保障,大會還在新聞中心部署了安全服務網絡,一臺由北京市中關村著名企業自主研發的通信基站安全信號可覆蓋半徑10公里,24小時實時接收著新聞中心內溫度、煙霧等傳感器的信號傳送。
同時,人工智能技術也加入其中,對人流密度、人員分布等要素進行智能分析研判,加固新聞中心的安全防護墻。
另據了解,新聞中心沿用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新聞中心,整體搭建全部選用環保材料,確保無污染無氣味。施工搭建工藝,全部采用場外加工、場內組裝的方式,確保施工現場干凈整潔。
新京報記者 許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