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專用路出現“飆車族”
自行車專用路開通一周,勸阻電動自行車4755輛,行人9152人次;市民可打12328提出建議
6月6日晚8點后,一位騎手逆行潮汐車道超車。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一周累計通行7.8萬余車次,成為不少回龍觀地區上班通勤族的新選擇。不過,通行中也出現了一些不文明行為,不少騎著專業車輛的“飆車族”扎堆兒自行車專用路“刷街”,時速普遍都在三四十公里以上。根據交管部門公布的自行車專用路“交規”,專用路僅允許非助力自行車上路行駛,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行人、電動車禁行。
新京報訊 昨日,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已經開通試運行一周。據自行車專用路運行維護單位——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昨日14時,巡查維護人員共勸阻電動自行車4755輛,行人9152人次,清理遺留自行車1640輛。
目前,自行車專用路為試運行階段,市民可撥打12328向交通部門反映意見或建議。市交通部門將廣泛聽取市民合理化建議,不斷健全設施配備。
“飆車族”扎堆兒自行車專用路
自行車專用路的開通改變了不少人的出行方式。這兩天只要不下雨,家住回龍觀在上地工作的潘先生每天上下班都會騎車走自行車專用路,“比開車快了不少,也不用擠地鐵了,真的很方便。”不過潘先生說,早晚高峰時總能看到騎著公路自行車的“飆車族”在專用路上瘋狂騎行、 來回穿梭,“不是說限速不能超過15公里嘛,但他們有的甚至快趕上汽車了。”
有這樣感受的不止潘先生一人,記者注意到,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調侃“本以為騎車的都是上班族,沒想到全是環法高手”。記者走訪時注意到,有不少騎行愛好者都是三五成群地扎堆兒出動,騎的也都是清一色的專業公路車和山地車,輕輕松松時速就超過三四十公里,由于速度和絕大多數騎行者不匹配,有的“飆車族”甚至還會逆行超車。
記者從養護部門了解到,開通第二天,就有一位騎友在專用路上因為騎行速度過快而摔了車,腿被蹭破,鮮血直流,“和他一塊兒騎行的朋友告訴我們,當時他們最快的時速已接近60公里”。
應對:交管部門表示,對于這些“飆車族”,目前尚無技術手段進行監管,將加強巡視和勸說。
電動車在保安眼皮下“鉆空子”駛入
專用路開通后,每天都有電動自行車騎行人想違規駛入,交管部門為此增派協警在出入口處加強監管。
記者探訪時發現,在每天中午、晚上工作人員交接班的時段,由于監管人員數量不足,有的市民就騎著電動車闖入了自行車專用道,甚至在早晚高峰時段,一些外表與普通自行車相似的電動車還從保安眼皮底下“鉆空子”進入專用道。
應對: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主任喬曉軍表示,下一步,養護單位和交管部門計劃在通勤族的必經之路設置固定檢查點,同時考慮增設監控探頭,對電動車的號牌進行拍攝取證、追加處罰。
專用路成小朋友“練習場”
隨著自行車專用路的開通,每天傍晚時段,專用路都會變成小朋友學騎車的“練習場”,甚至還有剛剛學會騎車的小孩顫顫巍巍地握著把,在路上畫著“8”字,后面的市民紛紛從旁邊繞著騎行。
記者了解到,其實早在建設之初,交通部門就考慮到了有可能出現小朋友在自行車專用路練習騎行的情況,因此,在專用路的回龍觀起點處設有專供小朋友練習騎行的小公園。不過,記者通過多日的走訪發現,這處騎行公園卻受到了冷遇,每天帶孩子來的家長寥寥無幾。
“那塊地兒太小,根本騎不開,而且我們也沒法跟孩子一塊兒騎車。”6月6日下午,一位帶著不滿4歲的孩子來騎行的年輕爸爸告訴記者,他們小區的不少鄰居都帶孩子來過了,“小孩子上來騎車有什么危險的,誰不是在馬路上練會的騎車?而且我們也會盡量錯開高峰,看好孩子。”在記者詢問的幾位年輕父母中,幾乎沒有人認識到讓不滿12歲的兒童在專用路上練習騎行有何不妥,也不認為這會威脅到孩子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甚至還有人指責記者是“多管閑事”。
應對:不論是根據自行車專用路的“通行規則”,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未滿12歲的兒童都被禁止騎行上路。喬曉軍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注意到這個情況,后期城養中心將加派人力進行宣傳告知,并在出入口處補充完善“禁止12歲以下兒童入內”的標識。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