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1年實現“六無”目標秘訣何在
青海強制隔離戒毒工作亮點掃描
擅長歌舞,在青海省某藝術團工作……剛過而立之年的李某,原本前途一片光明,不料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墜入毒品深淵。
因為喉嚨疼痛無法演唱,他在朋友建議下嘗試了毒品,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最終被公安機關抓獲,并送至青海省多巴強制隔離戒毒所。
戒治期間,李某接受了系統的教育,逐漸認識到毒品的危害。為了增強他的戒治信心,民警讓他教其他強戒人員唱歌跳舞,還成立了藝術團,充分發揮其專業特長。李某在戒治的同時投入到寫歌、作曲、編排舞蹈的藝術創作中,積極參加所內各種大型文藝演出活動,重新找到了人生航向。
如今已經戒斷毒癮的李某,開始在各地演出。他對回訪的民警說:“與毒品訣別后的生活過得很充實,我非常珍惜,也非常感謝民警們把我從深淵里拉了出來。”
李某的涅槃正是青海強制隔離戒毒工作的真實寫照。他的故事激勵著其他強戒人員堅定信心,重塑自我。
“近年來,我們堅守場所安全底線,強化戒毒戒治工作措施,推動全省戒毒工作穩步發展,已經連續11年實現了場所無毒品流入、無強戒人員脫逃、無非正常死亡、無所內案件、無安全事故、無重大疫情的‘六無’目標。”青海省戒毒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馮明說。
加強建設實現應收盡收
收治病殘吸毒人員是戒毒工作的難題。按照上級要求,青海省堅決服從服務工作大局,制定了病殘吸毒人員收治辦法,對收治業務進行了全員培訓,全力以赴開展收治工作。
多巴強戒所始建于1980年,現與青海省戒毒康復所合署辦公。步入一大隊所在的2號樓,一樓大廳中間是監控室,值班民警正盯著電腦查看各路監控。依托強戒人員大數據管理系統,該大隊強戒人員的信息實時顯示在另一臺電腦上。在青海省戒毒系統,視頻監控和大數據管理系統已經實現了全覆蓋。
監控室兩側分別是生理脫毒區和病殘戒毒區。在病殘戒毒區的診療室,記者看到,這里急救藥品一應俱全,制氧機、紫外線消毒機、空氣消毒機等擺放整齊。墻上掛著4面強戒人員家屬贈送的錦旗,感謝民警在強戒人員突發疾病時的救治。
“有了診療室,就能夠在強戒人員發病時進行救治,并為重病的搶救贏得時間。”一大隊大隊長齊聰聰介紹,盡管在日常戒治和管理中存在不少風險,但民警們沒有退縮,而是認真履行職責,幫助每一名強戒人員重獲新生。
記者了解到,針對場所設施不具備收治病殘吸毒人員條件的實際,青海戒毒系統自籌資金300多萬元,在多巴強戒所設立了病殘專區,在女子強戒所和格爾木強戒所分別設立病殘專班,在青海省第三、第四人民醫院設立病殘戒毒人員住院專用病房,病殘戒毒人員專用床位和住院床位達150張,基本滿足了收治需要。
“我們還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協調,多次請省禁毒總隊和西寧、格爾木市公安局領導深入各所協調工作,收治任務重時請公安機關派專人駐所協調,解決收治工作中的一些問題,確保了‘應收盡收’。”馮明說,在此基礎上,針對戒毒基礎設施尤其是現代化設備嚴重不足的實際,青海省戒毒管理局今年落實國家投資近兩億元,推進戒毒工作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探索藏回醫戒毒治療
藏回醫戒毒治療是青海戒毒工作的亮點,由青海省戒毒管理局與3家社會醫療機構聯合開展探索。青海省藏回醫戒毒醫療中心設立在多巴強戒所,在展示室里,裝有“解毒1號”至“解毒10號”10種處方藏藥的藥瓶一字排開,戒毒醫療中心民警趙偉還給記者展示了馬兒哈米膏子等3種處方回藥。
“接受藏回醫戒毒治療的強戒人員,只有體檢合格后方可進行。多年的實踐證明,藏回醫戒毒治療在改善強戒人員身體機能、調解神經功能、改善睡眠等方面效果明顯。”趙偉介紹。
目前,全省已有3批次600多名戒毒人員接受了藏回醫戒毒治療。
藏回醫戒毒治療是青海省戒毒管理局加強與醫療機構橫向聯合,努力做好戒治文章的有益嘗試。目前在省衛生部門協調下,與省市7家醫療機構聯合成立了“醫療聯合體”,下設戒毒、傳染病、精神病、慢性病等“專科聯盟”,各醫院輪流派主治醫師到各所坐診,并為強戒人員開辟住院“綠色通道”。同時,積極提升所辦醫院的醫療水平,3家所辦醫院全部取得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并輪流派所辦醫院醫務人員到省市醫院培訓學習。
經過兩年的努力,全系統沒有發生因病死亡案例。同時,針對強戒人員醫療保障經費少、醫療費緊張的實際,在爭取省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的同時,青海省戒毒管理局與省醫保局協調,計劃從2020年起,將青海籍強戒人員醫療費用全部納入醫保范圍。
如今,青海省已全面推行全國戒毒工作基本模式,3個所均設立了生理脫毒區、教育適應區、康復鞏固區、回歸指導區“四區分離”機制和戒毒醫療中心、教育矯正中心、心理矯治中心、康復訓練中心、診斷評估中心“五大中心”。
馮明介紹,近年來強戒工作堅持“管人要管心”,以強戒人員“三觀”教育、法律知識教育、戒毒知識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等主線,落實“4+1+1+1”教育模式,全面改善強戒人員吃住等生活條件。目前,全系統專兼職教師達到96名,每年完成教育課時達600課時以上,出所強戒人員參加職業技術培訓的占80%以上,獲證率達到100%。同時,定期組織社會企業來所舉辦就業推介會,今年強戒人員與企業簽訂各類就業意向書50余份。
前延后伸展現責任擔當
“通過參觀,我們認識到吸毒的危害是如此之大,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去告誡身邊的人,‘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第一次聽說第三類毒品,好多東西(如奶茶)都不敢吃、不敢喝了!希望世界再無毒品。”
……
翻閱多巴強戒所戒毒教育宣傳基地參觀登記表,上面每一頁都記錄著參觀者的真切感受。該基地于去年2月由多巴強戒所建成,共有7間展廳,過道還設置了8個版塊,展示了各類仿真毒品模型和吸毒工具、毒品的危害、中國禁毒史、禁毒法、國家禁毒形勢和青海省毒情、青海省強制隔離戒毒機構和戒毒模式、戒毒人員手工藝品展、青少年預防毒害措施等內容,并通過觀看禁毒宣傳片、體驗“吸毒后人臉變化”模擬機、互動式體驗“吸毒破壞生理機能過程”、親身感受“VR毒駕模擬體驗”等方式,讓參觀者從視覺、聽覺、觸覺多方面感受到毒品的危害。
多巴強戒所所長曹生順介紹,基地建成以來,陸續接待了大學、職業技術學校、中小學師生、戒毒人員親屬、各單位職工、社會群眾前來參觀,參觀次數達44次,共計4500余人,組織戒毒人員參觀了9次,近1000人參加。
“我們堅持前延后伸,拓寬工作觸角,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馮明說,在向前延伸上,目前3個強戒所均建立了戒毒宣傳教育基地,今年有上萬名中小學生、社會各界人士來基地參觀,同時在出租車頂燈、公交車視頻、交通廣播等媒介上宣傳禁毒知識。
在向后延伸上,每年都組織專人對出所人員進行回訪,在西寧戒毒工作任務重的10個社區設立了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站,同時計劃從2020年起,派專人到西寧駐區指導戒毒康復工作。
馮明說:“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發揮戒毒場所職能,堅決做到‘應收盡收’。全力推進全國統一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實施,加快戒毒工作由目前‘看守型’向現代化科學化的‘矯治型’轉變。加強禁毒委成員單位間的協調,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禁毒戒毒斗爭,努力形成全社會支持關心戒毒工作的工作格局。”
□ 本報記者 韓萍 徐鵬
□ 本報通訊員 凌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