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浙江省紹興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劉某等9人詐騙案一審宣判,法院采納檢察機關全部量刑建議,依法判處劉某等9人十五年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據悉,該案涉案金額高達6200余萬元,從最初的“零口供”到庭審前9名被告人全部認罪認罰,同時,3名同案人員被依法立案監督。
一場套取本金的騙局
2018年的一天,愛好炒股的朱女士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里的“小楊”宣稱公司有很好的賺錢項目。在小楊的建議下,朱女士加了群,群里每天都有人發送獲利截圖,分享自己賺錢的信息。在股票市場屢屢碰壁的朱女士動了心,當即下載了小楊公司的“匯金聚富”App,又在“鄧老師”的指導下,購買了5.75萬元的股市期貨產品。
持有了一段時間后,朱女士將賺到的3000元提現,但自己投資的5.75萬元本金卻始終無法提取。朱女士多次詢問后才知道,本金是用于購買合約的“權利金”,不能退還。朱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立即報案。
實際上,在“匯金聚福”“易盈財富”App上購買期權的96.8%的客戶都產生了虧損。經法院審理查明,從2018年7月開始,劉某等9人以炒股理念解釋期權炒作誤導客戶,故意回避期權權利金不退的事實,吸引客戶在公司的“匯金聚福”“易盈財富”App上購買期權,以自己控制的多家公司通過期貨公司自買自賣,截至案發時,劉某等9人在短時間內共騙取6200余萬元。
8名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
2019年8月12日,劉某等9人涉嫌詐騙案移送至紹興市檢察院,員額檢察官張立新和檢察官助理王圣虎在審查案卷、提審犯罪嫌疑人時發現,無論是問及盈利模式還是資金去向,主犯劉某均以“不清楚”“沒有”進行回復。
為此,檢察官調整策略,首先重點審查了其余8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并對他們進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釋法說理,后根據謝某、浮某等其他8名犯罪嫌疑人的認罪認罰表現,提出了精準量刑建議。8名犯罪嫌疑人在律師的見證下,自愿簽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
將其他8名犯罪嫌疑人的詳細供述與現有證據結合,已經可以客觀清晰地展示劉某的犯罪手段,以及在該案中的作用、地位。但檢察官仍多次告知劉某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并和劉某的律師溝通,同時不斷引導公安機關取證,進一步完善證據鏈條。
突破“零口供”揪出幕后主使
在劉某“零口供”的情況下,其余8名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中,劉某一直充當著“主犯”的角色,然而,檢察官在仔細審查案卷時卻發現了蹊蹺的地方。
劉某控制的公司規定了總監、業務經理等有不同的提成比例。在審查財務報表時,檢察官發現該公司存在股東A和股東B,股東B拿到的分成占到所有客戶虧損的70%,從涉案金額推出股東A是劉某,那么股東B又是誰呢?
隨著對案情的深入了解,“楊某”進入了檢察官的視野。為印證楊某就是股東B,檢察官在訊問中側重挖掘楊某的信息,最終在犯罪嫌疑人程某(另案處理)的供述中找到了線索。據程某供述,楊某在公司是沒有辦公室的。但作為重要人物,劉某的口供更顯得重要。
得知8名犯罪嫌疑人都已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得到了檢察機關從寬的量刑建議,劉某內心開始動搖。在辦案檢察官的多次釋法說理下,劉某在退贓300余萬元的基礎上,不但如實交代了自己的全部犯罪事實,而且主動交代了幕后主使楊某和他專屬財務的存在。至此,楊某的犯罪行為得到了充分的印證。
除此之外,檢察官在審查中還發現,期貨公司還有其他人員也存在詐騙嫌疑。5月底,紹興市檢察院向公安機關發出了對包括楊某在內的3名犯罪嫌疑人進行立案監督的法律文書。
范躍紅 董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