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8月5日電 記者5日從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自2017年4月廣東第一家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成立至今年7月,廣東“法院+工會”模式推動勞動爭議化解駛入“快車道”,先后調解各類勞動爭議106744件,平均調解周期21天。
據了解,廣東“法院+工會”模式經過4年的探索,已日臻完善。廣東高院與廣東省工會在勞動爭議調、裁、審信息共享,以及快調、聯調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截至去年11月,廣東全省158家法院全部成立了具有化解勞動爭議功能的訴調對接工作室。
在被譽為“世界工廠”的東莞,勞動爭議糾紛長年高居不下,近兩年來呈現出收案數逐年高降幅的良性發展態勢。據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立案庭負責人鄭水強介紹,今年1-7月調解成功1172宗,成功率達64.4%,進入訴訟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同比下降16.5%。
廣東高院日前與廣東省總工會聯合印發《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試點工作方案》,要求進一步完善“法院+工會”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體制優勢,全力化解勞動爭議,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方案明確,廣東各級法院要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訴調對接工作室,對產業工人密集的街道、社區設立了解巡回服務點,為企業和勞動者提供“家門口”的司法服務。著眼建立專業調解隊伍,雙方協定要甄選優質律師事務所選派精干力量,全面建立勞動爭議專職調解律師制度。同時,要充分運用廣東法院多元化糾紛調解平臺,將訴前委派調解、調解員選擇、調解、司法確認等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提高調解效率。(索有為 吁青 蔡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