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26日電 2020年,北京警方聚焦環境、食品、藥品、旅游、知識產權等民生領域違法犯罪,全年共查破相關刑事案件1350起,刑事拘留1928人,同比分別增長19.1%和2.1%。
多警種聯合嚴打環境違法犯罪
針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北京警方堅持專項打擊和行政執法同步,多警種合成作戰、多部門并肩治亂,先后破獲刑事、行政案件238起,作拘留以上處理550人,有力震懾了環境違法犯罪。
在藍天保衛戰中,警方聯合生態環境部門開展“點穴式”專項執法檢查行動,發現并解決問題隱患192個。
在碧水保衛戰中,警方嚴打非法排污、非法捕撈等犯罪,同步開展不文明游河專項整治,成功破獲非法排放電鍍液案等污染環境案件36起,作拘留以上處理65人。
在凈土保衛戰中,警方緊盯非法傾倒垃圾違法犯罪,聯合城管委等行政部門開展專項打擊整治,破案46起,刑事拘留274人,搗毀垃圾黑中轉站、黑填埋場36處,查獲并移送行政處罰涉案車輛200輛。
2020年8月,環食藥旅總隊組織房山、昌平、順義等公安分局成功打掉3個涉及京、津、冀、魯4地的非法收集、儲存、運輸危險廢物污染環境的犯罪團伙,刑事拘留46人,扣押改裝油罐車36輛、廢機油59噸,及時消除了風險隱患。
2020年10月,昌平公安分局聯合生態環境部門,打掉一非法從事電鍍生產、經營的犯罪團伙,該團伙將未經處理的電鍍液直接排放,造成環境污染,共刑事拘留5人。
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北京警方圍繞“食品藥品更安全”目標,開展“打擊涉疫防護物資制假售假”“小型醫療機構專項整治”“打擊醫保詐騙犯罪”“打擊整治秋冬季盜獵盜捕違法犯罪”等多個專項行動,全年破獲食藥領域刑事案件1021起,刑事拘留1132人,同比分別上升17.4%和7.9%。
北京警方聯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食品安全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722名,堅決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其中,針對2020年春節期間市民需求量大的酒水、肉等食品領域違法犯罪,深挖犯罪網絡、利益鏈條,累計刑事拘留 212 人,同比上升39.8%,實現了“打擊一片、震懾一批、凈化一域”。
針對假冒桶裝水犯罪,圍繞警情高發重點地區、掛賬點位開展高頻打擊,累計破獲刑事案件24起,刑事拘留37人,搗毀“黑窩點”“黑作坊”23處。
針對以老年人為目標銷售保健品實施詐騙的違法犯罪情況,牽動屬地分局從警情入手,開展線索梳理、綜合研判,累計刑事拘留256人。
2020年1月30日,環食藥旅總隊會同朝陽公安分局全鏈條查破全市首起制售假冒品牌口罩案,一舉打掉了一個從京外購買在京津冀銷售的跨省市制售假冒口罩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現場查扣假冒口罩2.1萬余只。
據統計,全年警方共破獲涉疫防護物資刑事案件120起,刑事拘留199人,服務了疫情防控大局。
北京警方會同森林公安等警種,持續開展全市盜捕盜獵野生動物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共破獲非法獵捕販賣野生動物及制品類刑事案件130起,刑事拘留171人。
非法“一日游”首次實現零投訴
北京警方持續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旅游領域違法犯罪問題,始終保持零容忍態度,堅持以打開路、打整結合,先后開展聯合執法4610次,破獲刑事案件15起,刑事拘留84人,行政拘留256人,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
自2020年11月以來,東城公安分局全鏈條打掉8個非法“一日游”犯罪團伙,對團伙內呲活攬客人員、黑車司機、導游、旅行社和購物店經營人員等61名涉案人員作拘留以上處理,有力保障了首都旅游秩序。
據市文旅部門統計,全市非法“一日游”首次實現全年零投訴,來京游客的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攀升。
嚴打侵權假冒違法犯罪
北京警方持續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領域犯罪的打擊力度,先后破獲制售假手機、電腦、汽車配件、日用百貨等知識產權領域案件129起,刑事拘留177人,切實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2020年11月,朝陽公安分局工作中發現,在王四營鄉某市場內有人銷售假冒國際知名品牌皮包、手表的犯罪線索。11月10日,朝陽警方將犯罪嫌疑人牟某松(男,34歲)等8人抓獲,在銷售窩點內現場起獲假冒品牌皮包100余個、假冒品牌手表600余塊,涉案價值達3000余萬元。
據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藥旅總隊負責人表示,自2017年1月18日環食藥旅總隊揭牌成立以來,4年時間里共破獲環食藥旅領域刑事案件4000余起,刑事拘留5800余人,破案數、刑拘數連續實現雙增長,非法采礦、制售假藥、涉旅詐騙等一些領域的突出違法犯罪得到根本遏制,呈逐年下降趨勢。(記者 于立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