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紅色預警!超強臺風“杜蘇芮”28日早晨到上午登陸
中央氣象臺7月26日10時發布臺風紅色預警:
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DOKSURI)(超強臺風級)的中心今天(26日)上午8點鐘位于我國臺灣省鵝鑾鼻偏南方大約350公里的巴士海峽南部海面上,就是北緯18.8度、東經121.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7級(5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2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300-450公里,十級風圈半徑120-180公里,十二級風圈半徑90-120公里。
預計,“杜蘇芮”將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將于今天夜間到明天早晨移入南海東北部,然后逐漸向福建福清到廣東惠來一帶沿海靠近,并將于28日早晨到上午在上述沿海地區登陸,最大可能在福建晉江到閩粵交界沿海登陸(強臺風級,42-48米/秒,14-15級)。
大風預報:26日14時至27日14時,巴士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南海東北部和南部海域、臺灣海峽、東海南部,以及臺灣島及其沿海、福建沿海將有6-8級大風、陣風9-10級,其中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偏東海域、臺灣海峽偏南海域、臺灣島南部沿海風力可達9-12級、陣風13-15級,“杜蘇芮”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可達13-17級,陣風17級以上。
降水預報:26日14時至27日14時,浙江東部、臺灣島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東南部沿海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100~150毫米),臺灣島東部和南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到特大暴雨(250~400毫米)。
▍不同顏色預警意味著什么?
中央氣象臺發布的臺風預警信號分為四級:臺風藍色、黃色、橙色與紅色預警信號,預警信號顏色由淺到深,代表影響程度和防御等級越來越高。
臺風藍色預警信號
臺風藍色預警信號發布意味著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或者陣風8級以上并可能持續。此時,相關部門及個人要做好防風準備,并隨時關注臺風信息。
臺風黃色預警信號
臺風黃色預警信號發布意味著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8級以上,或者陣風10級以上并可能持續。各部門接到預警后要進入防風狀態,停止戶外大型集會。
臺風橙色預警信號
臺風橙色預警信號發布意味著12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10級以上,或者陣風12級以上并可能持續。
此時防御狀態繼續升級,相關部門進入緊急防風狀態,停止大型集會、停業停課,轉移疏散人員。
臺風紅色預警信號
臺風紅色預警信號是最高級別的預警信號,意味著6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12級以上,或者陣風達14級以上并可能持續。
12級風在陸地上已經是非常少見,摧毀力很強,在海上也能掀起滔天巨浪。此時需要更嚴格執行停止集會、停課、停業、人員躲避等防御工作。
2010年以來,中央氣象臺大約每年會針對兩個左右的臺風發布臺風紅色預警信號。這些臺風強度強,影響大,帶來的災情嚴重。
▍“七下八上”關鍵期,如何做好防汛工作?
當前全國已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今年主汛期防汛抗旱形勢如何?各部門有哪些應對舉措?如何下好防汛抗旱“先手棋”?應急管理部副部長、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國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長羅永強等25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就防汛抗旱熱點話題進行了回應。
主汛期防汛抗旱形勢如何?
針對今年主汛期防汛抗旱形勢,國家防總多次組織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進行聯合會商研判。“總的來看,主汛期全國的防汛抗旱形勢應該說是復雜嚴峻的。”王道席說。
王道席進一步解釋說,主汛期形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極端天氣事件偏多,預測氣候狀況是一般到偏差,階段性強降水、暴雨洪澇、高溫熱浪等災害可能較重;洪澇干旱并重,松花江、黑龍江中游、淮河流域沂沭泗、太湖、遼河以及長江下游的部分支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內蒙古、甘肅等地可能出現階段性旱情;山洪和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庫度汛以及城市內澇等防汛救災薄弱環節,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氣象方面,今年入汛以來,全國降水總體偏少,但是極端性、局地性特點比較突出。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負責人王亞偉表示,預計7月底之前,我國降雨帶主要位于天津、河北東部、遼寧南部等地。新疆盆地地區、甘肅西部、內蒙古西部高溫天氣仍將持續,局地氣溫可能超過40攝氏度。
此外,預計8月份,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2至3個熱帶氣旋將登陸或影響我國,主要影響我國華東和華南沿海地區。
在重點防范災害方面,王亞偉認為,當前要關注強降雨、臺風、強對流、高溫、干旱等氣象災害以及山洪、泥石流、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
如何下好防汛抗旱“先手棋”?
提前預防是打好防汛抗旱硬仗的“先手棋”、關鍵點。
“針對關鍵期、重點地區的洪澇災害防范應對,各地各部門都非常重視提前預防工作。”王道席表示,近年來,各方積累了一些成熟的經驗和做法。
——立足于“嚴”,強化防汛責任的落實。嚴格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防臺風各項責任,重點夯實基層責任還有包保責任。
——立足于“細”,持續推進隱患排查整改。做到汛期不完、排查不停、整改不止。“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要針對極端暴雨可能導致的重大隱患進行再排查、再梳理。
——立足于“實”,保障關鍵措施落實。強化聯合會商研判機制,強化直達基層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特別是深夜發生強降雨期間,既要“叫醒”,還要求要“答應”。
——立足于“早”,強化轉移搶險救援準備。堅持關口前移,果斷提前轉移危險區群眾,守住不發生人員傷亡的安全底線。
“防范風險的先手”還來自搶險救援力量建設和救援救災物資保障。
“立足于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我們不斷增強搶險救援隊伍和應急物資的保障建設。”王道席介紹,截至目前,已指定中央企業工程應急力量隊伍456支共6萬余人,航空器80余架;31個省份有126個中央級儲備庫,儲備955.2萬件總價值達37.3億元的中央應急搶險救災物資。
各部門有哪些應對舉措?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是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羅永強介紹,截至7月24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在今年入汛以來,已參與處置城市內澇和地質山洪災害搶險救援行動3483起,共營救遇險被困群眾1174人,疏散轉移7200余人。
羅永強表示,今年汛期,國家消防救援局要求重點地區隊伍提高戰備等級,加強會商研判,前置救援力量,強化調度指揮,確保一旦出現重大汛情險情災情,能夠切實發揮拳頭和尖刀作用,將傷亡和損失降到最低。
面對復雜嚴峻的防臺風形勢,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長陳敏說,國家防總辦公室和應急管理部強化臺風的預防預備,組織地方修訂完善防汛防臺風專項預案;密切跟蹤臺風的發展變化,及時啟動或調整防臺風的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赴一線;督促臺風影響的重點市縣及時采取停課、停工、停業、停運、停止戶外集體活動“五停”措施。
在地質和海洋災害防治方面,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司長于海峰表示,將緊盯縣城、學校、醫院、交通干線等重點區域,以及旱澇急轉、半夜大雨等重點時段。密切關注臺風動向和海況變化,加強巡查監管,強化會商研判和預警響應,全力做好海洋災害應急工作。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司長姚文廣介紹,水利部將科學精準調度以水庫、堤防、蓄滯洪區為主要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抓好工程巡查防守和應急處置,病險水庫原則上一律空庫運行;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蓄水保水,儲備抗旱水源,保障城鄉居民和作物時令灌溉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