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日前有網友爆料,安徽黃山民辦歙州學校百余名中學生,被原所在地教育部門取消學籍,家長擔心孩子成“黑戶”,未來無法參加中考。對此,黃山市教育局稱,這是因為歙州學校違規招生,學生未按規定辦理入學手續導致的,已對該校通報批評。今日下午,涉事學校一教職工向南都記者坦承招生存在違規,同時指出因顧及“關系戶”,實際招生數多于計劃招生數,否則無法生存。
學生狀態信息顯示為“取消學籍”。
1月26日,自稱一學生家長的網友“大漠沙河”給當地領導及教育局發出公開信稱,2014年6月底左右,歙州學校對黃山市各縣、區招收初一新生,徽州區有一批學生被錄取。12月中下旬,徽州區、黃山區學生未拿到國家下撥的補貼資金,結果校方告知,兩地有100多名學生被原所在地教育部門取消了學籍。
黃山市教育局對此解釋,徽州二中出現的“取消學籍”是電子學籍系統中的專用名詞,是指學生未到對口升學學校報到,學校保留學生學籍的一種方式,不是注銷學籍。這部分學生不存在失學、“黑戶”等問題,一旦學生按規定到對口升學學校辦理入學手續,即可取得正式的初中學籍。該局稱,根據義務教育學籍管理規定,小學畢業生未申請到其他初中學校(含民辦學校)就讀,其學籍按規定劃到對口公辦初中。
歙州學校一教職工告訴南都記者,因父母打工、教學質量較高等原因,前來歙州學校就讀的學生不少。按正常流程,這部分學生應該先前往原劃分的初中學校辦理學籍變更,再來歙州學校就讀。但原學校為保證生源不愿為其轉學,所以大批學生只能跨過該流程先來歙州學校就讀。
而黃山市教育局稱,上述學生未告知徽州區教育局到民辦學校就讀,學籍即劃入相應公辦初中。學生自行到歙州學校報名后,歙州學校也未按規定到徽州區教育局辦理備案同意手續,導致“生籍分離”。這是歙州學校違規招生、學生未按規定辦理入學手續造成的。“這事的確有錯,教育局也通報批評了。”上述教職工向南都記者透露,民辦學校為顧及一些“關系戶”,實際招生數多于計劃招生數,否則無法生存。
據黃山市教育通報,上述學生到對口升學的初中學校辦理學籍注冊手續,取得正式學籍后,相關區縣教育局和學校再根據家長申請,即可按規定為學生辦理轉學手續。(記者 吳雪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