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最近的一篇名為“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的帖子在網絡上熱傳,文章引發了對中國制造和日本產品的思考,其中提到的中國游客到日本搶購生活用品,從電飯鍋到馬桶蓋,品種是五花八門。那么現實情況究竟如何?我們來看一下記者的報道。
視頻截圖
孟慶峰(財經頻道特約記者):這里是東京的著名電器街秋葉原,日元持續貶值和外國人免稅商品范圍擴大等措施,吸引了大量海外游客來這里購物。比如說在這家免稅店,一上午就有10幾輛大巴,滿載著中國旅行團專程到這里來采購。攜帶起來并不是很方便的電飯煲大受歡迎,據了解,售價1萬多人民幣的電飯煲每天能賣出10幾臺,買主80%是來自中國。
中國游客:中國的技術和日本可能還是有點差別,哪怕提著重一點也愿意(帶回去)。
中國游客:(電飯鍋)內膽的質量比在好一些,然后壓力比較好,做出來的米飯比較香嘛。
解說:除了幾年前就開始走俏的電飯煲以外,最近日本的溫水洗凈馬桶座又突然人氣大增,成為不少人赴日購物清單上的首選。有人甚至一次買兩三只帶回去,這種帶殺菌、除臭、加熱、沖洗等功能的馬桶座價格不菲,即使享受8%的消費稅減免,售價也在2000元左右。面對中國客人的購買熱情,日本商家已然疲于應對。
李瑋(日本愛客旺免稅店職員):已經沒有貨了,現在不是說哪個牌子的問題,是哪家有貨你就趕緊(買)吧,接下來就沒了,現在上午有了下午就沒了都是這種狀態。今年中國客人特別認可它,大量客人來(日本)了都買這種產品,(廠家)根本來不及做。
中國游客:日本這邊的質量好一些,價格也合適,在這買還是合適的。(國內)也有賣的,但感覺還是在日本當地買質量會要好一些。
解說:類似電飯煲、馬桶座等看上去并不高大上的商品,越來越受中國客人的親睞。實際上,除了化妝品、手表等傳統熱門商品以外,最近一些看似技術含量并非很高的小電器和家居用品也備受追捧。如剃須刀、保溫杯、美容棒、陶瓷刀等,貼心的設計或特殊工藝,成就了這些赴日購物的新動向。
中國游客:洗面儀,還有電動牙刷,還有那種保溫杯,應該叫燜杯吧,把食物放進去(燜)就會自動熟了那種。聽說日本這邊最好的(產品)是留在(日本)國內賣的,所以就來這邊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