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過年,對于年幼的小孩子來說,是一年中最期盼的日子。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這樣過年的。有一些家庭條件相對差一些的孩子,不僅沒有那么多的好吃穿好玩兒的,甚至因為父母在外打工,幾年也見不著。沒有媽媽的年,怎么過呢?】
年僅十歲的璽霖 已經四年未見過媽媽
彭永貴提起女兒感覺十分愧疚 淚流滿面
全家人一起吃團圓飯 家里重現久違的溫馨
為還外債 母親打工四年未回家 女兒電話苦求她回家過年
彭永貴的老家在湖北鄂西山區。算起來,她已經有4年沒回家過年了。今年她本打算繼續留在浙江打工,然而幾天前,女兒打來的電話讓她猶豫了。彭永貴的女兒彭璽霖今年10歲,父母離婚后璽霖和媽媽相依為命。4年前媽媽外出打工,她便一直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今年她特別想讓媽媽回家過年。可是電話里,媽媽始終沒有答應。這讓她心里非常難過。
彭璽霖:想我媽媽。
懂事的璽霖雖然十分思念媽媽,但是她知道媽媽在外面一個人不容易,所以在電話里從來沒有抱怨過媽媽。為了讓媽媽放心,璽琳讀書非常用功,成績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但是每逢年關,對于媽媽的思念就比平時更為強烈。這是她珍藏的一個記事本,她將電話里想說卻又沒有說出口的話全部寫在了里面,希望寄給在浙江打工的媽媽。
為了能夠早日還清欠款,四年來,彭永貴輾轉四川、新疆、北京等多地到處努力打工賺錢。現在五萬元的欠款已經還掉了2萬,還剩三萬元。為了還債,彭永貴一直在外打工。四年沒回家,她甚至不知道女兒現在長多高了。作為母親,彭永貴對女兒充滿歉疚。
2月1日下午四點,彭永貴像往常一樣來到電影院上班,經過小心翼翼的申請和保證,影院主管最終答應了彭永貴的請求,批準了一星期的假。
2月2日早晨6點,彭永貴已經起床準備好出發。行李很簡單,只有幾套換洗的衣服和路上吃的東西。確定自己坐上了回家的車,彭永貴趕緊掏出手機給家里打電話報信。
彭永貴:我今天回來,上車了。
接電話的是彭璽霖的外公,璽琳正在外面補習英語,沒在家。彭永貴打算第二天早上快到家時再給女兒打電話,給她一個驚喜。
千里行程 一路顛簸 七天假日四天在路上 只為陪伴女兒
這一次回家,彭永貴的身上只有2000多元,除去來回七百多元的路費,剩下的1000多元要全部留給父母和女兒,七天的假期回去后還要從工資中扣除七百元。一想到剩下的三萬多元債務,彭永貴回家的心情也有些復雜。
彭永貴:要出去掙錢,也沒有辦法,就是回來看一下父母女兒,看一下感覺還是心里邊好一些。
彭永貴身體一直不太好,長期哮喘,再加上暈車一直沒吃東西,二十多個小時的大巴對她來說確實不輕松。不過盡管十分疲倦,但是一想到離女兒越來越近了,她還是禁不住有些興奮。
彭永貴:高興,過不了多久可以見到我女兒。
經過一整夜的顛簸,早上7點,恩施州路牌終于進入了視野,再過5個小時客車便可以到達彭永貴的家鄉利川。隨后客車駛入了一個服務區,一下車,彭永貴便迫不及待地給女兒撥通了電話。
電話那頭的女兒聽到媽媽的聲音喜極而泣。彭永貴回家的心情更加急迫了。
彭永貴:我總共請了七天假,七天假在路上一兩天的時間,四天的時間,在家里只有三天。
經過29個小時的長途跋涉,跨越3個省份,行程1400多公里,2月3日下午一點半,客車終于到達湖北省利川市汪營鎮白羊塘村附近的停車場。
這一次回家,彭永貴沒有給老人和孩子帶任何禮物。因為家里人希望她能把有限的錢都拿去還債,好能早一點回來陪伴家人。
彭永貴:我幾年沒回來了,這兩邊房子都修起來,都不知道。
彭永貴一邊說一邊急匆匆地往家走,突然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從小路的前方跑了過來,一把摟住彭永貴就哭了起來。
彭永貴:不哭了,長這么高了,我也沒看到我女兒。
原來早上接到電話后,女兒璽琳就一直在這條回家的路上等媽媽回家。一路上,彭永貴一直在安慰著哭泣的女兒。
下午兩點,挽著女兒的手,彭永貴終于回到了闊別4年的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