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C
來自俄羅斯的小伙有地方性口音特征
送走B之后,當天晚上,華商報記者又經網絡聯系上了外教C。C在電話另一端介紹,他是一名留學生,26歲,目前正在西安城南一所大學攻讀礦產鉆探方面的專業,其授課費用為每小時150元。
C稱,學校不允許留學生在外擔任外教,他也不方便外出,最好就在他的公寓里授課。華商報記者只好趕在約定時間來到該校的留學生公寓門口。很快,C出現了,他身高1.8米以上,頭發是金黃色,膚色很白,上身穿灰色夾克,下身則是牛仔褲,看上去很休閑。他在介紹了自己的一些情況后,帶華商報記者一行進入留學生公寓的一個套間。C介紹,這個套間住了3個留學生,他只能占據其中一間房子。由于C的房間里只有一張床、一個沙發和一張桌子,華商報記者建議到學校外面找個咖啡館教課,C同意了。
在咖啡館落座后,翻譯從C口音較重的發音中發現了端倪,這時C才坦白自己來自俄羅斯。不過,他說自己在英國學習過一段時間,英語很好,“給她(和記者一同暗訪的女孩)教口語不成問題”。
對此,同行的翻譯朋友表示很難認可,指出他發音存在地方性口音的特征,而且,有些口語表述也不規范。無奈之下,C只好攤攤手——但即便如此,因為耽擱了他的時間,他還是要走了50元的費用。
外教D
教課全無章法一直在炫富
類似的情形在3月16日下午再次碰到。這一次華商報記者見到了中非籍留學生D。D29歲,又瘦又高,膚色黝黑。
D表示自己“能聽懂一些漢語”,并對同行的暗訪女孩稱,自己的父親是某國的駐法大使,有4個妻子,家里不僅有一座長寬各18公里、有上千名員工的種植園,還有其他生意,非常富有,他表示自己很喜歡中國,喜歡吃中國飯,并表示如果華商報記者能給他介紹一個中國妻子就太好了,他會把記者“視若父親”,并保證“一夫一妻”。
D的自我介紹是真實的還是有水分,華商報記者顯然無法核實。不過,如果以此吸引不諳世事的學生,的確具有誘惑力。D的授課全無章法,一直閑聊他在本國國內時如何闊綽、經歷如何豐富,至于教授英語則毫無頭緒,一個小時后就此中止。
外教E
英語提示有問題沒有發現
3月14日下午,華商報記者約見了一位據稱在中國住了多年的外教E。由于太白路立交周圍沒有合適的場所,遂邀其來到附近的一家建材商場。在商場內,翻譯指著提示牌上的英語問E,是否可以將其中的不妥、錯誤告訴學生(暗訪女孩)。E很快指出“sightseeing lifeis no-man operation……”(觀光電梯為無人操作電梯)中“life”拼寫錯誤,應為“lift”。不過,對于“Driving by force when lift break-ing down is forbidden”(電梯出現故障時,嚴禁強行開梯),E卻沒有發現其中的問題。翻譯指出,這句話的問題在于,既然都“故障”了,人還怎么“drive”?因此最為簡潔的說法應是“Do not force open the lift d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