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吃飯,講究的是熱鬧、喜慶,飯桌是家庭團圓的象征。逢年過節,大家樂樂呵呵坐一桌,你一勺,我一勺,長輩們為表示客氣和疼愛,還不時用自己的筷子夾好吃的到你碗里。就是這一習慣,最近讓網友“短腿喵”和自己的父親鬧翻了。
昨天,杭州女孩“短腿喵”在本地某論壇發帖,稱父親在食用罐頭時,用了自己的筷子而沒有用公筷,當她指出父親這一動作不衛生時,其父大發雷霆,大聲說:“還把我當爹不,嫌我臟就別吃了,滾!”隨即摔了碗。她想不通,不過是一個衛生習慣而已,自己真的錯了嗎?
公筷,它出現過又消失了
公筷和分餐制,在外出聚餐時比較常見,每位賓客每人一套餐具,所有的菜肴,包括全雞全鴨全魚,經廚師和服務員分成若干等份,上菜時根據賓客的意愿分別分放在賓客的餐盤中,每上一道菜都如此。餐廳一般會在湯類和羹類的食物上桌時,放上公筷和公勺,以便客人使用。
在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時,公筷曾經一度出現在普通市民的餐桌上,因為中國人的用餐習慣,一些細菌通過筷子“牽線搭橋”,難免病從口入。在疫情過去之后,公筷又從餐桌上消失了。 習慣了合餐制的中國人在用餐時講究的就是觥籌交錯中的熱鬧氣氛,在許多人眼里,相互夾菜,推杯換盞,拉近的是人與人的感情。
許多人有過用公筷的想法
那么,在家中使用公筷,你有認真考慮過嗎?
從記者周圍的情況來看,許多人有使用公筷的想法,卻不知道如何說出口,像網友“短腿喵”一樣,也許表達得不到位,就會傷了父母的心。也有一些家庭,家中有人的身體有特殊情況,比如患有甲肝、乙肝,就會自覺使用公筷。
還有一種情況,全家人身體都健康,你們會提出吃飯時該使用公筷嗎?如果大人用餐時比較隨便,不在乎公筷的使用,是否能接受家長用自己的筷子給孩子喂食。不少80后的父母都堅持認為,從衛生的角度出發,孩子應該有一套屬于自己的碗筷,家長也不該再像以前一樣,用自己的筷子給孩子喂食,至少不該將食物嚼碎了再喂給孩子。
一邊是衛生習慣,一邊是生活習慣,在家推行公筷吧,可能會影響感情,不說吧,一顆愛衛生的心又時時感到難受。到底應不應該在家庭用餐過程中使用公筷呢?本期“話題社”,大家一起來說說這個話題。
要不要使用公筷,如果你覺得要用公筷,又該如何藝術地告訴父母,又不傷他們的心?
如果你覺得可以不使用公筷,那么如何保證孩子及家人的飲食衛生?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