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黃山,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時更名為黃山,取自“黃帝之山”之意。黃山地跨市內黟縣、休寧縣和黃山區、徽州區,東起績溪縣的大嶂山,西接黟縣的羊棧嶺,北起太平湖,南臨徽州山區。東鄰浙江,南連江西,北與宣城、池州兩市接壤。是長江與錢塘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
自古有經典名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銘刻腦中,未識已覺奇,游后僅剩驚嘆。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于世,擁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而鑄就五絕的不可不提八十二座山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天然巧成,尤以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三大主峰最為惹人神往。
黃山之美,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意境之美,有著讓人產生太多聯想的人文之美。無論是艷陽高照下顯現出的鐵骨崢嶸之陽剛之美,還是云遮霧繞下若隱若現的嫵媚之美,亦或是陽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開的鮮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紛飛的嚴冬處處銀妝素裹下的圣潔之美。
蓮花峰:是黃山最高峰,也是華東地區第三高峰。海拔1864米,位于黃山天都峰和光明頂之間。在玉屏樓向前望去,蓮花峰猶如一朵含苞初放的蓮花。
屯溪老街:坐落在黃山市屯溪區中心地段,北依四季蔥蘢的華山,南伴終年如藍的新安江,被譽為流動的“清明上河圖”,距今已有數百年歷史。
黃山亮點
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
黃山排云亭,奇石博物館
游夢幻西海,覽獨好風景
不到光明頂,不見黃山景
不上天都峰,白來一場空
登臨蓮花頂,一覽眾山小
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
最佳旅行時間
黃山一年四季去都好,任何天氣都會有驚喜收獲。按照人們的旅游習慣,都喜歡把旅游放在夏秋兩季,黃山也是這兩個季節的時候人最多。
但其實黃山“五絕”之一的云海卻是在冬春兩季出現的概率最高,夏秋兩季出現的概率比較少。黃山的冬天(10月下旬-翌年2月),被游客稱為是黃山最美的季節。不論是白雪覆蓋,還是美麗霧凇,此時的黃山美得妖嬈。
Tips:冬季時天都峰、白云溪封山;也盡量避開黃金假期及雨季旅游(約每年6月中旬至7月初尾梅雨季節),屆時旅行體驗會受影響打折扣。
穿衣指南
黃山氣候變化很大,時晴時雨,反復無常。一定要密切關注黃山天氣預報,做好準備。登山以穿著運動休閑且寬松擋風的衣鞋(非裙子)為宜,輕巧飽暖。黃山四季氣溫比平原低10℃左右,山上夜晚和清晨氣溫較低,上山多備絨線衫、內衣,以防爬山出汗可換不易感冒。黃山太陽輻射較強,需備遮陽衣帽及防曬霜。
其余按時令著裝即可,不必特地帶許多衣物,但一定要攜帶雨衣。因為即便山上住宿點可租借衣服(30元/件,節假日多10元,押金60元),但旺季時人多難免有不滿足需求的情況出現,因此雨衣擋風性能雖比不上棉衣,但比一般毛衣、夾克強的多,且山上下雨風大,不宜打傘。年老體弱者和冬季來黃山的游人,可稍多帶些御寒衣物。上山輕裝,少帶行李,以免過多消耗體力,影響登山。
語言
黃山語言主要以徽州方言為主,是一種與普通話差別很大的語系,但獨具特色,溫軟且充滿韻味。
安全事項
這幾年的黃山旅游設施已相對完善安全了,但還是得多加小心。特別注意在夏天打雷時,不要堅持登頂峰便可。好景色的話就要看你運氣了,雨后不是最美的就是最壞的。運氣好的,能看見大片的云海還有佛光;運氣差的,漫天迷霧,賞景率為零。
登山注意事項:
1、由于登山需耗費大量體力,建議上山前將行李重新分配,輕裝上陣。除貴重物品、保暖衣物、有效證件以外的其他大件物品寄存在山下的換乘中心。每人視個人情況備足用水及干糧,山上物價較高,最好自帶干糧和少量水,不要過重;
2、黃山風大,夏季時有雷雨,雷雨天不宜登山,更不要用手扶鐵索或在樹下避雨,更不宜打傘;
3、高血壓、心臟病者,除隨身攜帶必備的救急藥品外,還不宜單人游山,更不宜身臨險境;老、幼者應有親人陪同;
4、游覽途中邊走邊看,既分散注意力,又易失足,故游人應銘記“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大景不放過,小景不流連”的游覽原則;
5、黃山多石階磴道,且有多處險段,登山時身體宜前俯,下山尤需緩步。為安全考慮,登山時可買一竹棍或手杖。
冬游特別注意:
1、高山風大,寒冷,以著羽絨衣戴風雪帽為好;
2、冬季雨雪多,宜穿旅游鞋,同時別忘了帶手杖與手套;
3、如體力不支,可至云谷寺坐纜車登山,既舒適又安全;
4、晚餐可適量飲酒,以御寒氣,尤其在北海、玉屏樓等高山賓館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