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報沙縣記者站肖首洲鄧書榕
曾經,住沙縣某小區的李大娘,寧愿窩在家里也不愿意出門。
李大娘說,附近的畔溪經常發出臭味,周邊的住戶連窗戶都不敢開。
畔溪是沙縣城區內河。近年,沿河而建的城市污水管道管網破損嚴重,企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外排,難聞的惡臭嚴重困擾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去年,沙縣投資1500萬元,對畔溪河污水管網進行全面改造。隨即,沙縣又投資建設畔溪生態公園,徹底改變了臟亂差的舊貌,變成詩意步道、潺潺流水的新顏。
如今的畔溪河,已成了李大娘娛樂休閑的打卡之地。
2016年7月以來,新一屆沙縣縣委、縣政府開展為期3年的“增激情、敢擔當、破難題”活動,成立城區宜居環境提升重大項目指揮部,以人民為中心,打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進一步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增強城市的吸引力。
一座內外兼修、芳華四溢,有風度、有溫度的新沙縣,正以獨特的新姿態,變身宜居宜業宜游的全國文明城市,越來越多的人為之著迷、流連忘返。
公園城市宜居
每天清晨和傍晚,愛鳥達人顏壽樟帶上自己養的兩只八哥,在沙縣七峰疊翠風景區休閑漫步。
雨晴煙晚,漫步七峰疊翠,一軸山水畫卷在眼前鋪展。河畔,楊柳依依;遠山,云霧縹緲;水面,平滑如鏡。清風自來,畫簾盡卷,一城煙雨,山水畫意。樹朦朧、山朦朧、水朦朧,人也仿佛醉在這虬城的煙雨春色里。
在附近生活了十幾年的顏壽樟說,過去這里是一片荒山。
七峰疊翠風景區位于沙縣城區東側,是沙縣歷史上有名的沙陽八景之一。史料記載,它曾是宋代名相李綱、儒學名士陳淵等名人高士吟詩聚會的場所。恢復重建的七峰疊翠風景區,充分利用山水風景,包含凝翠閣片區、真隱塔片區、沙溪院片區三大部分,成為了沙縣最大的城市公園。
沙縣早在2010年已獲得全省第二個“國家園林縣城”稱號。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沙縣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1244.2公頃,綠化覆蓋率43.55%;擁有城市園林綠地面積1127.7公頃,綠地率39.47%;公共綠地面積175.25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5.21平方米。
如何放大這一綠色福利,讓居民有更多的獲得感?沙縣著眼保持生態、傳承文化、發展旅游、幸福民眾,通過規劃建設休閑游憩和綠色開敞空間,強化公園和城市有機融合,推動休閑體驗與審美感知相統一,把“綠色”“低碳”“環保”理念貫穿城市建設,實施公園提升改造、河道治理等,打造山水景致,林城相融的宜居之城。
截至目前,沙縣共實施了七峰疊翠風景區、一河兩岸提升改造、城市夜景、環城綠道、城市路網改造、城市節點公園提升改造等6大類30多個項目。其中,新建或改造提升公園15個,包括綜合公園6個,帶狀公園1個,社區公園8個。
同時,沙縣持續將城區路網暢通工程列入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逐步打通金陵南路、長興路等“斷頭路”7條、實施白改黑及改擴建道路11條、新建道路15條,總長25.6公里,形成了“四縱四橫”的交通路網布局。
沙縣住建局園林處主任謝德云介紹,城區路網將城市公園串聯起來,市民出門10分鐘內就可以到達一個公園。
宜居環境吸引外地人定居。沙縣房管所新建商品房銷售數據顯示,外地人在沙縣購房的占比從3年前的6%提升至目前的33.1%。
夜色金沙宜游
3月29日晚,莊先生和同事一行人終于看到了刷爆朋友圈的沙縣“燈光秀”實景。
莊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專程從廈門乘動車到沙縣,雖然早在朋友圈看到了“燈光秀”,但還是被實景再驚艷了一回。
沙縣“燈光秀”名為《沙縣傳奇》,于去年12月7日首秀,以凝翠閣為中心,配合光柱燈、戶外音響系統,演繹一場視聽融合的“聲光盛宴”。
“燈光秀”僅是沙縣夜景工程的一部分。從淘金山俯瞰,夜幕下的虬城燈光璀璨,變幻莫測。以沙溪為主線,串聯跨江的三座大橋,虬龍騰飛、沙溪耀金,一幅山城交融、燈水相映的水墨中國畫展現在人們面前。
3年來,沙縣共實施一河兩岸、鼓樓坪、虬龍橋、府前廣場等一系列配套夜景工程,分公園、建筑和棧橋夜景三大部分。其中,公園夜景主要是一河兩岸沿河景觀照明約8公里,鳳凰山公園山體照明約1公里;棧橋夜景2公里;建筑夜景部分為大洲到城市至尊沿線建筑物。
“夜景設計采取一天一個主題色,這樣不顯雜亂。每種主題色里還有無數種顏色組合變化,看起來色彩每天都不一樣。”沙縣城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道彥說。
夜景工程拉長了“旅游鏈條”。品美食、逛虬城、賞夜景,已成為“網紅”旅游路線。
據統計,僅春節七天假期,沙縣接待游客約4.2萬人次,城區13家規模以上住宿企業平均接待入住率達95.43%,同比增長9.1%。去年全縣游客接待總量達443.4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3.59億元,與2016年相比分別增長51.38%和67.46%。
清新虬城宜業
陳雨薇是一名80后,在沙縣開了一家原創服裝工作室。她的品牌主打復古與自然。沙縣城區的這些公園,成了她拍攝服裝樣片的最佳攝影點。
談及為何回鄉創業,陳雨薇說,“沙縣雖小,但交通越來越便捷,環境越來越優美,相信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
看好沙縣越來越旺的人氣,陳淑香也選擇在家門口創業。今年春節,她的餐飲店在金鼎城商業街開業。
陳淑香說,“雖然第一次涉足餐飲業,但我信心滿滿。”
環境的變化,不僅吸引越來越多外出的沙縣人返鄉創業,也吸引眾多外地客商來沙“淘金”,成為沙縣經濟發展的新引擎。3年來,沙縣共簽約248個項目,總投資448.33億元??藙谒宫敺啤㈤_誠機械、阿福硅等一批億元以上項目落戶沙縣。
2017年,江蘇小伙姜冉在沙縣金沙園創辦了福建未來藥業有限公司,從事生物酶催化醫藥中間體研發、生產。姜冉說,“沙縣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妻兒放假,就會接來沙縣住一段時間。”
2016年,福建省三明雙輪化工機械有限公司,以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收購全球領先的德國橡塑化機制造商克勞斯瑪菲集團的契機,促成克勞斯瑪菲注塑機項目在沙縣落地。
“伊萬”,是德國工程師Ivan Teltsch給自己音譯的中文名字。作為業務整合團隊的一員,他被派駐三明雙輪化工機械有限公司,去年6月起就一直住在沙縣。
伊萬這樣評價沙縣,“空氣好,風景美,人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