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風景,這里別樣美
——清流縣持續推進海峽兩岸鄉村融合振興側記
今年春節假期,清流縣賴坊鎮姚家村2000畝臺灣品種櫻花連片盛開,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近15萬人次,給當地百姓和村莊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荒山變青山更變成了金山,這是清流與臺灣兩岸合作帶來的巨大效應。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支持三明推動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清流擁有三明唯一一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同時也是全市臺資企業最多的縣,全縣臺資企業達71家,總投資14.26億元。近年來,清流縣通過產業相幫、技術互助、文化相融等方式,做好“融合”發展文章,力促鄉村振興別樣美。
產業相幫 富民強村
3月8日,原本人來人往的賴坊櫻花基地,隨著櫻花季的結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這些天都在給櫻花樹施肥,開春最重要的就是下肥,才能把新老櫻花樹都照顧好。”櫻花基地的負責人簡文通,今年75歲,來自臺灣新北市。
2013年,老簡在賴坊鎮姚家村租下2000畝荒山,成立東方龍(清流)櫻花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與當地兩位年齡相仿的伙伴合作,共同打造出連片30多萬株的櫻花基地。
“山高土瘦石頭多,一般的樹都種不起來。”簡文通的合作伙伴馬一坤回憶起這一帶山地本來的樣子,仍然是連連搖頭。
“櫻花種下去長不大,請了不少農業專家來幫忙。”簡文通說,自己一輩子都在做農業,對櫻花的特性非常了解,通過長期仔細觀察,他嘗試用自己調好的有機肥改良土壤,果然產生了效果,加上三人分工有序,互幫互助,櫻花種植逐年擴大,知名度也越來越大。
“櫻花季的時候,當地村民通過售賣土特產、提供食宿等方式鼓起了腰包,我們村則通過成立公司,做好車輛停放管理服務,今年僅這一項就增加8萬多元的村財收入,再加上櫻花山地的租金等,一年的村財收入達22萬元。”姚家村黨支部書記賴家榮說,姚家村原本是市級貧困空殼村,近年借助櫻花基地的吸引力,逐步走向富民強村之路。
在嵩溪鎮,養魚戶李廣清利用自己承包的上百畝優質水面與臺商陳香玉合作,2017年4月注冊資金1000萬元創辦龍興源生態養殖公司,年養殖鰻魚3000多噸,產品出口日本。
在清流,此類產業互幫合作促發展的例子不勝枚舉,園區內兩岸合資企業已達七成。
技術互助 擴大市場
“我在大陸種的茶葉,銷售市場原先在大陸與臺灣大概是三七分,現在慢慢已經對半分了,未來打算擴大到八二分。”臺商鄧國光在賴坊鎮南山村的茶園內盤算著新一年的打算。
鄧國光來自臺灣苗栗,2011年在清流種植了300多畝的青心大冇,專門制作東方美人茶。
“青心大冇這個品種做什么茶都很好,但是只有夏茶用來制作東方美人茶,品質才最高,春茶常常會被割去,以較低的價格賣給其他茶廠,利用率較低。”鄧國光說,后來經過調查發現春茶可用于制作蒸青綠茶,且有很高的品質,出口日本常年供不應求。
2017年,在當地政府和部門的幫助下,鄧國光與當地一家油茶種植企業合作,成立三明元臻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入200多萬元建設廠房引進設備生產蒸青綠茶。同時進行了油茶林下套種青心大冇項目,目前套種了400畝,生長情況良好。
“產量、品種和市場都有收獲。”談及合作,鄧國光欣慰地說道。
“十三五”期間,清流縣持續開展清臺農業技術合作,促進臺灣“五新”技術引進、推廣、融合和創新,從臺灣引進火龍果、臺灣絲瓜高產栽培等“五新”72項(個)。
此外,還依托縣委黨校舉辦海峽兩岸產業融合發展培訓班3期,邀請臺灣農業專家、學者課堂授課或基地現場教學,300多人次參加培訓,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會經營、能示范的現代農業生產者。
文化相融 留心留情
2021年春節,謝孟霖一家都留在清流過年。
來自臺灣臺北的謝孟霖2018年來清流投資創業后,與當地女青年喜結連理。為了照顧孫子,謝孟霖的父母也特地從臺灣過來,“這里的風俗習慣與我們那里一樣,飲食也接近,人情味很重,我特別喜歡逛這里的農貿市場,很有感覺。”謝孟霖的媽媽朱女士說。
除了謝孟霖外,他的父母也辦理了臺灣居民居住證,打算長期在這里定居,“我還跟孟霖的弟弟說,要是大哥在這里發展好了,你也過來跟大哥一起創業,他聽了蠻心動的。”健談的朱女士說。
兩岸一家,血脈相連。正如謝孟霖父母說的一樣,清流越來越得到臺胞臺商認可。
去年,清流出臺《清流縣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兩岸鄉村融合振興行動計劃》,通過實施兩岸鄉村特色現代農業、生態產業、美麗鄉村、經貿文化、鄉村治理等五大融合振興行動,打好兩岸融合和鄉村振興、“三農”工作與對臺工作統籌結合的“清流品牌”,全力做好海峽兩岸融合。
賴坊鎮作為清流臺創園核心區、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近年先后引進了10家臺資企業入駐,吸引了一批臺灣青年前來創新創業。借助賴坊馬氏宗祠與臺灣馬氏同宗同源的基礎,三明市委黨校(市行政學院、市社會主義學院)授予賴坊鎮為“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現場教學基地,為全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提供優質平臺。
結合產業發展特點,借力文化節慶平臺,策劃舉辦主題宣傳推介活動,擴大清臺農業合作項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如今,簡文通的2000畝櫻花基地,已舉辦四屆清流櫻花文化旅游節,加上當地的民俗表演、攝影展、美食匯,以及臺商聯誼、政銀企對接等,讓文化活動更加融合。(三明日報清流記者站 吳火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