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明發布《三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進一步提升財政服務效能的九條措施的通知》。
為進一步落實市委辦、市政府辦《關于印發〈三明市開展“六最”營商環境對標活動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明委辦發〔2018〕13號)要求,進一步提升財政服務效能,制定九條措施。
一、壓縮資金下達時限
(一)年初部門預算的資金。經市人大會議審議批準后,財政部門在10個工作日內批復各部門預算,部門預算資金按序時進度撥付。
(二)明確具體項目的專項資金。在市人大通過當年年度預算后,財政部門原則上在6月底前會同主管部門聯合發文或直接下達。
(三)未明確項目的專項資金。由主管部門按程序報市政府同意后,財政部門原則上于當年9月底前下達。
(四)上級補助的專項資金。對上級已明確具體項目的資金,財政部門會同主管部門在7個工作日內下達;對上級未明確具體項目需二次分配的,由主管部門按程序報市政府同意后下達。主管部門應在收到上級補助資金后會同財政部門于20個工作日內分解下達到位,逾期未分解下達的,財政部門可直接將項目資金下達主管部門。
(五)部門臨時追加的資金。財政部門在收齊收妥部門資金申請材料后,原則上辦理時長不超過10個工作日,經市政府審批同意后,應在5個工作日內辦理完成經費指標下達手續。
二、提高財政投資評審效率
對納入市級財政部門評審管理的項目預算,收齊資料后,按以下規定執行,辦理時限做到全省用時最短,進一步提高評審效能和壓減評審時限。
(一)對1千萬元以下(含)項目,評審時限不超過7個工作日;
(二)對1至3千萬元(含)項目,評審時限不超過12個工作日。
(三)對3至5千萬元(含)項目,評審時限不超過15個工作日。
(四)對5千萬元以上項目,評審時限不超過20個工作日。
(五)特殊(重大)項目,評審時限可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30個工作日。
三、強化財政資金績效管理
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協調,指導部門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要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雙監控”,按照項目進度和績效情況撥款,對存在嚴重問題的要暫緩或停止預算撥款,督促及時整改落實。應在當年9月底前完成重點績效評價工作,并強化預算資金績效評價結果應用。
四、加強政策資金爭取服務
財政部門要加強政策研究,做好信息傳遞,指導部門謀劃項目,配合做好與部、省溝通匯報,積極爭取中央和省政策資金支持。加強重點項目前期經費保障,對重大、特殊項目可采取“一事一議”方式,保障各項對接工作有序推進。對已落地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加大財審監督檢查力度,開展全面績效評價工作,力爭發揮資金最大效益。
五、嚴格政府采購監管
推行政府采購網上超市,實行便利化政府采購政策,通過進一步簡化資格證明材料、降低投標保證金,有效降低政府采購成本;涉及進口產品政府采購、政府采購方式變更、車輛控購的審核,在申報材料齊全情況下,原則上3個工作日內辦結;依法處理投訴事項,加大對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曝光力度,對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的供應商,拒絕其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維護政府采購活動各方參與主體的合法權益。
六、提高住房公積金惠民力度
加快業務辦理時效,提取業務實現現場即時辦結,貸款審批業務實現4個工作日內辦結。簡化業務辦理流程,不斷拓展網上辦理事項,進一步優化以e三明為主,公積金微信公眾號、網上辦事大廳和閩政通等渠道共同發展的綜合服務平臺,大力落實“一趟不用跑”,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持續推動公積金服務轉型升級。加強貸款資金投放,以二手房、現房、期房優先順序,按月制定計劃組織貸款發放,進一步滿足群眾剛性(改善性)住房需求。
七、落實財政資金直達和公開機制
財政部門要提高直達資金管理水平,在3個工作日內將資金調撥基層;各有關單位在收到上級直達資金指標文件后20個工作日內,完成制定資金分配方案、報上級財政備案及預算下達等工作。市直各部門要完善預決算公開機制,政府預決算由財政部門在市人大或其常委會批準后15日內向社會公開;按照“誰主管、誰公開、誰負責”的原則,部門預決算由各部門在財政部門批復后15日內按規定內容和方式向社會公開,進一步提升預決算公開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八、提高預算單位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預算單位要嚴格按照市政府《關于印發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明政文〔2017〕101號)等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專項資金具體管理制度,編制專項資金支出預算,監督專項資金使用。加快項目進度,及時撥付資金,避免資金沉淀,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要加強與財政部門溝通,嚴格按批準的專項資金使用計劃和內容實施項目,不得挪用、套取專項資金,切實防范廉政風險。
九、強化預算資金績效評價結果運用
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預算安排、年度預算調整的重要依據,對預算安排的專項資金項目執行績效評價好的,給予優先保障并全額繼續安排;績效評價一般的,按上年度預算的95%安排;績效評價低效、無效的,根據不同情況,給予削減50%直至取消。(記者 肖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