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采購F-35戰機的報道成真,臺灣海軍潛艇和陸軍主力戰車的換裝至少再等十年;以制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日前所公布的2019年每架約8500萬美元的價格,210架的總價高達178億美元,將是美國對臺軍售以來的最大一筆交易;但2017年臺灣的防務預算,“人員維持”、“作業維持”、“軍事投資”加總僅約103億美元。此一軍售案要如何推動,不但考驗蔡英文的決心,也考驗臺灣的財政能力。
“供給”與“需求”是市場運作的兩股力量,究竟什么是臺灣有需要、買得起,數量又能彌補“戰力空窗”,且美國又有意愿的軍售項目?其實從美國的官方說法,即可略知一二。去年10月,五角大樓負責亞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辦公室的資深顧問戴維·赫爾維在演講時表示,面對中國大陸的“軍事挑戰”,臺灣應聚焦防務資源優先化、發展精銳部隊與投資不對稱戰力等范圍。簡而言之,美國政府的態度就是臺灣應增加防務預算,針對解放軍的軍力投射,投資發展不對稱作戰的水雷、移動式的攻船導彈及防空系統等精銳部隊。
報道稱,臺灣所研發的“雄二”及“雄三”攻船導彈,不但已部署在成功級、康定級、錦江級艦及導彈快艇,且從外島到本島皆有固定陣地或機動部署;現役的“天弓一型”及“天弓二型”導彈換裝為“天弓三型”導彈的“強弓計劃”,預計在2024年前完成。
另已曝光的愛國者導彈基地,北部的萬里、新店與南港皆已興建完成;興建中的則有中部的清泉崗基地、坪林及嘉義空軍基地,與南部的新化、拷潭及屏東南機場。從攻船的“雄二”、“雄三”導彈,到防空的“天弓”、“愛國者”導彈,已將臺灣地區裝備成導彈密度世界排名第二、僅次于戰火頻仍的以色列,然美國官方所指的軍售項目究竟為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