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30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從陳水扁當局8年1160億(新臺幣,下同)、馬英九當局6年660億,到如今蔡英文當局的2507億,這些不是數字,而是臺當局拿出的真金白銀治理水患的預算,諷刺的是今年“823暴雨”,直接沖垮臺灣南部“綠色執政”的治水神話。
臺當局有心編列大把特別預算治水,并沒錯,但太過迷思工程手段,缺乏以都市設計角度解決問題,尤其縣市合并后,大區域的治水要考慮上、中、下游一體整治,不能再頭痛醫頭、腳疼醫腳的片段治水。
藍營人士就講,連續暴雨狂炸臺灣南部,炸的不止是民眾對淹水的惡夢,也炸毀“綠色執政”的治水防洪神話。他指出,賴清德不是還對自己僅花3年就解決臺南30年水患,莫名得意,就連陳菊也因在高雄蓋了15座滯洪池而沾沾自喜,但水患一來,全破功。
曾參與第一線救災的人員不客氣指出,臺當局此時此刻的要務是救災,第一時間就要動員所有的機動抽水設備,緊急把淹水嚴重的地區臟水排離,協助災民迅速清理家園,恢復正常生活,而不是救災慢半拍,緊急“消化”淹水的計劃沒半撇,只聽到高層對治水講了一篇又一篇的空話。
花大錢治理水患是應該的,但錢到底有沒有花在刀口上,高雄300多億治水經費,除了治水工程,也花了大筆征收地經費,蓋了15座滯洪池,雖說滯洪池在這次水患中發揮部分功能,但還是抵擋不住老天爺的考驗,車道成河的景象,歷歷在目,海綿城市的概念應再深化檢討。
另外這次暴雨淹水的停班課措施,也顯得縣市政府間多頭馬車狀況;高雄與屏東、臺南與高雄、云嘉南(云林、嘉義、臺南)、中彰投(臺中、彰化、南投),其實都有共同生活圈,過去臺風天決定要不要放假,縣市政府間都有“區域聯防”的概念,會互相聯系討論,做出整體性的決定,怎會出現該放假不放,別人上班我休假的荒腔走板決策,確實令民眾想不通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