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臺當局公布對“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自稱“東廠”事件的調查處理結果,包括張天欽在內,當天“促轉會”內部會議5位與會人員辭職走人。
不過,此舉并沒有平息臺灣輿論的批評與怒罵。很多民眾甚至要求,表面打著“轉型正義”旗號、背里卻淪為打擊政敵工具的“促轉會”,應該就此解散。國民黨也準備提案廢除“促轉會”。
張天欽自稱“促轉會”就是“東廠”,已經在島內激起軒然大波,連民進黨大佬都看不下去。甚至綠媒民調顯示,“東廠風波”對民進黨年底選情已產生負面影響。島內多位人士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均指出,“東廠之亂”負面印象已深入人心,民進黨“斷尾求生”的處理方法恐難取得效果。
▲參加“促轉會”8月24日內部會議的6人中,只有研究員曾建元因無不當發言而暫無異動,其他5人則全部辭職走人
▲參加“促轉會”8月24日內部會議的6人中,只有研究員曾建元因無不當發言而暫無異動,其他5人則全部辭職走人
震撼丑聞
自稱“東廠”“促轉會”成選舉打手
島內一家周刊在本月中旬大篇幅爆料稱,隸屬臺當局行政機構的二級獨立機關“促轉會”,曾在8月24日、8月27日召開兩次內部會議,討論人事清查制度與“除垢法”,“副主委”張天欽以東廠自居,并提出可以利用“轉型正義”的名號,打擊國民黨籍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
張還對幾名心腹手下說,“侯是‘轉型正義’最惡劣的例子,這個如果沒有操作,很可惜”。臺媒形容稱,會議內容卑劣齷齪,張說到高興處還囂張大笑。
據臺媒報道,張天欽曾宣稱研擬制定“除垢法”,追究“威權”統治時期一些人的“加害者責任”。1989年8月27日,時任中山分局刑事組長侯友宜率領“霹靂小組”攻堅,前往“自由時代”雜志社拘捕因為涉嫌叛亂而被傳喚出庭的鄭南榕,鄭南榕自焚抗議。因此,綠營人士將鄭南榕之死與侯友宜連結并推動“除垢法”。
另外,臺媒也爆料,張與心腹還提到民進黨將有8名民代充當他們的側翼。島內有分析指出,很明顯,現在新北市選情民進黨籍候選人蘇貞昌居弱勢,民進黨想把侯友宜打成所謂“污垢”同路人,目的當然是要提升蘇貞昌的選情。
張天欽“東廠說”、密謀“打侯”的“錄音檔”被曝光后,島內一片嘩然,不少輿論批評“促轉會”淪為選舉打手,張天欽也被諷為“張公公”。而泄漏內部會議錄音的“促轉會”副研究員吳佩蓉也坦言,掌握行政資源和話語權的高官,以不正義的手段去對付類似侯這樣角色的人,真的是深化鞏固民主的必要方式嗎?
爭議不斷
假借“正義”追殺清算國民黨
“促轉會”全稱“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于今年5月31日掛牌成立。事實上,這個“促轉會”從被提出的那一刻起就爭議不斷。
“轉型正義”是蔡英文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過程中提出的所謂重要政策,在勝選后,她倚靠民進黨在臺“立法機構”內的席次優勢,強推以“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為代表的系列法案;2017年底“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明令臺行政機構下設二級獨立機關“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每年預算高達一億多元新臺幣,規劃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征,平復“威權時期”司法不法等任務,并被賦予相當的調查權、搜索扣押權等。
但是,“促轉條例”定義的“威權統治時期”鎖定1945年8月15日起到1992年11月6日止的國民黨統治時期。對此,媒體普遍認為這是民進黨對國民黨的全面清算。國民黨籍民代王育敏就稱,該“條例”具有局限性和針對性,比如適用時期選在二戰后,刻意忽視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少數民族、“慰安婦”遭受的迫害與權益損害。臺灣“大華網絡報”更指出,民進黨拒絕“促轉會”討論“慰安婦”的不幸事件,也避談日本占領臺灣時所制造的血腥殘殺人民事件,顯然是怕得罪日本。
而事實上,“促轉會”8月率先出手,僅憑一紙公文就搜索國民黨智庫,“威權”又獨斷;如今,又爆“東廠風波”,更坐實了各界清算斗爭想象。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勛昨日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張天欽的“東廠說”與“打侯”密謀是明顯的公器私用,假借“轉型正義”之名,行斗爭清算之實,嚴重挑戰了民主底線,外界觀感極差。而照理講,“促轉會”若要有所謂的公平正義,應該追溯日據時代的不公不義,而不是直接把國民黨統治時期作為一個清算的標的,所以“促轉會”針對性很強。
斷尾求生
5人去職民進黨“止血”無效
在“促轉會”爆發“東廠說”事件后,其獨立性、公正性被外界強烈質疑,島內各界強力批判撻伐當事人,紛紛要求“砍掉重練”。
迫于壓力,“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在事發后請辭,“促轉會主委”黃煌雄道歉,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表示愿道歉,蔡英文稱張天欽事件“確實不是我們認同的事”;而在9月21日,“促轉會”也公布所謂的“調查”報告,“定調”是非正式會議但發言仍屬嚴重失當,已共有5人去職負責,但把責任推給內部溝通協調不良,還稱“促轉會”不會因“個別事件”而改變所謂公正的角色。
對于“促轉會”的自查結果,國民黨民代林德福對導報記者表示國民黨難以接受,“‘促轉會’根本就是民進黨的附隨組織、政治打手”。他說,“東廠之亂”暴露了民進黨根本沒心思拼經濟,只會處心積慮去修理清算“在野黨”;其惡行被曝光后,人民已經不再相信它,目前國民黨準備提案廢除“促轉條例”。
“一個機關有5名重要成員去職,表明民進黨已經警覺到事情的嚴重性。”民進黨大佬、前民代林濁水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促轉會”的聲明應該要有更強的檢討跟致歉的意思,雖然目前他還難以量化評估“東廠風波”對民進黨選情的影響,但傷害肯定有。他還認為,“促轉會”工作的應該鎖定在“還原事實”。
同為民進黨黨員,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則端出自家報紙所作民調,稱“東廠事件”已重創民進黨籍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選情,目前其支持度已輸侯友宜13.5%。至于此事件對民進黨年底整體選情會造成多大沖擊,還需進一步觀察。但他強調,經歷“東廠風波”后,“促轉會”的公信力、道德感已經被摧毀,已經名存實亡。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勛告訴導報記者,“促轉會”5名官員去職,民進黨這是明顯的斷尾求生操作,意在為選情止血。“東廠風波”對民進黨選情的影響,雖然還看不出有媒體說的“一個‘公公’打亂民進黨布局”那樣夸張,實際上也產生了相當程度的影響,如果國民黨后續操作得當,將加分不少。但他也提到,民進黨十分擅長操弄選舉,不會輕易放棄“促轉會”這個棋子,在目前“東廠風波”下轉為低調,過后還會有新的一波進攻。
導報記者林連金文/網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