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修訂的《福建省物業管理條例》,從2019年1月1日起,福建的業主們攜犬出戶時應當束犬鏈牽引,攜大型犬出戶時,還應當為大型犬配戴嘴套。新規定下來后,能否得到嚴格遵守是個考驗。
在臺灣地區,民眾同樣也愛養狗,早在幾年前,臺灣各地就紛紛出臺相應的規范來約束飼養人的養狗行為,他們可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的?近日,導報駐臺記者就走上街頭,了解臺灣人養狗的心得體會。
▲臺北圓山飯店附近的迎風狗運動公園
不系狗鏈罰2000至1萬嚴限寵物狗進出公共場所
在導報駐臺記者居住地附近,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永吉公園,平日里也不乏一些狗主人帶著狗狗出來溜達。在永吉公園入口處,立了一個醒目的告示牌,告示牌上第一條便規定在該公園遛狗時需要系狗鏈,并且要求狗主人隨手清理狗便。
附近居民楊先生養了一只貴賓犬,已經養了八年的時間了,他幾乎每天都會帶狗狗來永吉公園溜達一下。楊先生告訴導報記者,在臺灣遛狗是一定要系狗鏈的,否則會被罰款2000到1萬元新臺幣。然而,楊先生也坦言,有些狗主人在永吉公園里也并未完全遵守這項規定,警察看到可能會柔性勸導,但不會真正開罰。
三年前島內一項統計顯示,臺灣民眾25%有養狗,也就是說,臺灣寵物狗可能有550萬只左右。
臺灣資深媒體人洪肇軍養狗10年,據他的觀察,90%的養狗人都會系狗繩,因為如果不系狗繩,狗狗也很容易亂跑亂竄撞到車子,但還是會有一小部分的人不遵守。
臺灣飼養寵物實行飼養登記與遺失登記制度。飼主應于寵物出生日起4個月之內出具飼主身份證明、預防注射證明、寵物芯片等文件信息。寵物丟失也要進行遺失登記,1年內未能尋獲視同死亡,由登記機構辦理注銷登記。
此外,根據臺灣相關規定,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應由7歲以上之人伴同;具攻擊性之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應由成年人伴同,并采取適當防護措施。
開罰不易勸說為主保留影像證據很重要
據導報記者了解,臺北市這條“系狗鏈”的規定是從3年前開始實施的。截止到2018年7月,打市民熱線投訴以及通過動保處檢舉“寵物未系狗鏈”事件的,一共有1434起檢舉案。但是,實際因為“未系狗鏈”而被開罰的案例卻僅有24起。
為何開罰案例如此之少呢?按照規定,若有臺北市民檢舉狗主人未系狗鏈遛狗,“動保處”會立即派人去現場查看,但是由于有時間差,往往等“動保處”的人抵達現場的時候,狗狗早已不見蹤影。盡管“動保處”也常常會在人們常遛狗的地方巡查,但是因為遛狗民眾經常沒帶證件,導致當場開罰也很困難,所以常常就算是遇到了,最后也是改成柔性勸導。
當過警察的宜蘭人蘇坤煌向導報記者表示,臺灣不乏相關的法令規定,但無法落實執行。這項“系狗鏈”法規,“執法”同樣是最大的實施障礙。而臺北市民胡軍軍則說,若要嚴格執行,最好的方式就是裝監控攝像頭,這樣有證據在就賴不掉。
近日,基隆市有一位許女士養了一只柴犬,因沒有系狗鏈,柴犬攻擊了另外一只比格犬,比格犬主人為了救愛犬而造成左股骨頸骨折。因為比格犬主人提供了診斷書、照片以及小區監控畫面做證據,基隆地檢署認為許女士涉嫌過失傷害,向基隆地方法院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所以,倘若有狗主人遛狗“未系狗鏈”的情況發生,能夠留下影像證據是最為妥當的。
專設免費遛狗公園狗狗運動飼主交流
此外,想要杜絕狗狗傷人的事件,除了制定專門的法規,臺灣還有另一種嘗試,就是設置專門供狗狗玩樂的公園。昨日,導報駐臺記者也探訪了臺北圓山飯店附近的迎風狗運動公園。
這個狗狗公園設有一個大犬區(9公斤以上)、一個小犬區(9公斤以下),兩個區域分別用一人高的圍欄隔開,都是免費供市民使用的。導報駐臺記者首先來到了大犬區,這里無人看門,但進入前需要經過兩道門,狗狗在進門之前需要系著狗繩或由主人抱著入內,過了兩道門之后便可以自由玩耍了。狗狗公園不僅提供狗狗玩耍的設施,還有方便狗主人清理糞便的器具。狗狗玩耍的時候,狗主人可以在一旁陪其玩耍,也可以坐在草地上一起交流養狗經驗。
臺北市民高美華告訴導報記者,她養狗三年了,只要不下雨每個周末都會帶狗狗來這里玩耍,因為她養的是大型犬,平日里出門都要系狗鏈,只有來這里才能自由活動。高美華說,除了這里,臺北市還有4處這樣的狗狗活動區,但因為這里面積最大,所以即使遠一點,她也比較喜歡來這里。周末的傍晚,大犬區里差不多會有三四十只狗狗同時在運動,很受大家的歡迎。
導報駐臺記者楊思萍文/圖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