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強震7級震度長達0.33秒 專家稱余震恐很快就來
中新網4月1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18日下午1時1分臺灣花蓮縣秀林鄉發生里氏規模6.1級地震,震源深度18.8公里,最大震度花蓮銅門村7級。臺灣氣象部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7級時間持續0.33秒,以地震觀點算是很長,這是銅門有史以來最大地震,過去此處從未發生規模超過5.5級以上地震,且4月15日深夜其實就有發生前震。
陳國昌說,花蓮其他地區震度約5級,整體來說全臺有感,是今年第一個規模超過6級的地震。每年平均臺灣發生規模超過6級的地震有2到3個,今年第一個已經發生了,未來發生規模超過6級的地震機率就會比較低。
銅門村1973年以來規模超過5級的地震只有6個,前面5個地震都沒有超過6級,都是規模5至5.5級之間,此次地震是該地區自1973年臺灣氣象部門有科學儀器監測地震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
陳國昌說,震央周邊是花蓮市及花蓮外海,地震多,規模超過6級的情況也很多,規模5級以上更多。今天地震發生在縱谷西邊靠中央山脈部分,不是2018年2月6日花蓮地震的余震,是獨立的地震事件。
此處最近一次規模超過5級的地震是,2018年12月9日規模5.16級,這地方的地震并不頻繁,因為地質比較堅硬,大地震累積時間要比較長一些。
陳國昌說,這個地震有前震發生,4月15日晚上23時26分,在附近地區也發生規模4.1級地震。幾乎跟這次地震位置在相同地方,差一點點而已,雖然規模只有4.1級,但銅門震度高達5級,因此認定是今天主震的前震。今天下午1時17分也發生規模4.1級余震。
陳國昌說,不排除一周內會發生規模5級以上地震,但地震序列衰減速度會比平常快,這里的地質條件剛性高,可能2天內就發生大余震,但目前不敢說得這么明確,所以才說不排除一周以內。
但依照經驗判斷,剛性地質條件調整能量速度非常快,第一次調整完畢后面余震就很少很小,出現的都是中小型余震,如果調整能量沒有完全平衡,就會在很短時間再來一個大的余震,通常就是兩三天,甚至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