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24日消息,卡塔爾乒乓球公開賽展開較量,球迷目光都聚焦在張繼科腳傷復發、伴隨高燒情況下贏下比賽,男神帶傷作戰固然值得點贊,但削球手武楊苦戰七局3-4不敵波蘭獨臂少女帕蒂卡,同樣是一場不容忽視的比賽,要知道,女乒隊員早早輸球就是冷門,何況還是輸給了一位獨臂少女,這足以證明“乒壇維納斯”具備的也不僅僅是戰斗精神。
帕蒂卡
在前不久的女乒新一屆隊長選舉中,丁寧成為新隊長,而今年25歲的武楊升任副隊長,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事實上,武楊第一把火燒得并不成功。面對波蘭獨臂少女帕蒂卡,武楊始終處于被動局面,盡管打得十分頑強,三度落后三度追平,可是決勝局以9-11不敵對手,最終遺憾失利。
身為一位特點鮮明的削球手,武楊也是早早成名,2011年斯洛文尼亞公開賽贏下李曉霞奪得首個公開賽冠軍,獲得了世乒賽參賽資格,2013年跟隨球隊獲得世界杯團體賽冠軍,成為山西歷史上第一個女子乒乓球世界冠軍,2014年仁川亞運會搭檔劉詩雯獲得女子雙打銀牌,2015年蘇州世乒賽女單對決3-4惜敗給丁寧。
盡管最近幾年一直是國家隊成員,但武楊在隊內的地位要排在李曉霞、丁寧、劉詩雯和朱雨玲之后,這也與她受到削球打法限制有很大關系,盡管武楊的削球瀟灑飄逸,富于美感,尤其是她在削球的基礎上糅合更多的攻擊性,讓自己在乒壇占據一席之地,被譽為“世界第一削”。但說一千道一萬,削球打法偏重于防守,有一定局限性,自乒乓球成為奧運項目以來,中國還沒有一位削球選手站上奧運舞臺。
武楊
對于削球打法,武楊笑稱打削球累并快樂著,自己也曾想放棄過,但后來還是找到打削球樂趣,“削球只有我會,別人都不會,這種感覺挺好的。”毫無疑問,卡塔爾公開賽輸給帕蒂卡,也是她國乒生涯一場值得銘記失敗,需要回去認真總結,但也遠不是世界末日,縱然武楊難以威脅丁寧、劉詩雯和朱雨玲的位置,但正如她自己所言,只有她會打削球,也讓她在國乒擁有自己的位置。
實際上波蘭獨臂少女帕蒂卡絕非無名之輩,這位26歲的波蘭殘疾乒乓球運動員也是成名已久,剛出生就沒有部分右臂和右手掌,帕蒂卡非但沒有向命運屈服,她卻敢于在球場上與正常人、也與殘疾人競技,而她也用實際行動告訴世人,殘疾并不是她參加正常人比賽的阻礙,這次擊敗武楊就是最好證明。
帕蒂卡
“乒壇維納斯”成為乒壇一道獨特風景,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從北京到倫敦再到里約,她既參加了健全運動員奧運會,也參加了殘奧會,而在2008奧運會團體賽險些擊敗帖雅娜,殘奧會賽場展現統治力,收獲了5金1銀1銅,連續四屆奧運會都有金牌進賬,這恐怕是國乒隊員也無法達到了的戰績。
帕蒂卡證明自己不單單是重在參與,不過她能拿下武楊依然屬于冷門范疇,她曾經感嘆中國實力太強大,但也并非沒有弱點。不過,畢竟兩人戰績還是實力都不在一個等級上,球迷也對武楊輸給獨臂少女感到不可思議,“獨臂?這么厲害?”是的,就這么厲害,盡管獨臂少女無法給國乒帶來真正的威脅,但偶爾爆冷也值得球迷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