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最火的運動是什么?足球?籃球?乒乓球?錯!是路跑,華商記者昨日從媒體披露的“2017年中國跑者大數據調查”中發現,2017年田協注冊的賽事共257場,雖較2016的328場略有下降,不過從整體的市場賽事數量來看,實際的馬拉松賽事多達1612場;在跑者人數方面,600萬人次參加了各種賽事,其中“中年大叔”是跑圈的一股生力軍。
跑步不是非要跑馬拉松
雖然2017年田協注冊的賽事較前年有所下降,但從整體的跑步市場賽事數量來看,實際的馬拉松賽事則持續增長,達到1612場。這樣一來,2017年的馬拉松賽事數量相比2016增長約為17%。同時,馬拉松數量優勢已不明顯,健康跑和越野跑保持超過25%的增長。一年上千場的賽事也“忙壞了”不少跑者,這也意味著,他們的選擇更多了。
數據顯示,去年的全國賽事分布在32個省市自治區的245個不同的城市里。其中,北京、上海和南京位列辦賽數量前三。雖然江浙滬地區是跑步市場的主力,占比36.7%,相當于1/3的市場;但像青海、寧夏、新疆、西藏也開始有了自己的路跑賽事。當然,新興賽事的增多會帶來發展的不平衡:一二線城市的品牌賽事名額緊張、供不應求,而很多三四線城市的新興賽事乏人問津,因此會帶來資源浪費的問題。
此外,“跟風式”舉辦馬拉松也可能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去年的首屆長春馬拉松就出現過選手集體搶跑、飲用水被浪費的情況;而青島黃島日落馬拉松更是出現了賽道公里牌錯置、賽后補給不足的尷尬。田協副主席王楠就對路跑賽事的井噴保持著警惕,“中國式的馬拉松和其他事物一樣,存在虛火、存在泡沫、存在盲目性,這也正是中國田協在未來需要面對的復雜局面。”
就拿西安來說,除了首屆西馬和傳統賽事城墻馬拉松之外,形形色色的跑步活動遍布西安以及周邊的關中地區。也確實如數據顯示的那樣,對于普通路跑愛好者來說,5-10公里左右的健康路跑形式多樣,數量也逐年攀升。
跑步消費大得難以想象
賽事多了,跑者人數當然也隨之增長。從賽事數量增長推算,2017年全年路跑參賽人次(包括田協注冊賽事及非注冊賽事)約為600萬,比2016年增長100萬。
跑步大軍中,男性是主力軍。而在這些男性跑友中,大多是為了健康的“中年大叔(30-39歲)”,占比達到43.2%;其次是20-29歲的年輕人,占比為30.8%。女性跑友近幾年也逐漸增多,她們的目的大多是為了保持身材。因此,在數據統計中,20-29歲的年輕女性占比最大,達到了45%,其次則是34%的中年女性(30-39歲)。從淘寶公布的大數據中也能看出,運動領域是在購物平臺上為數不多的出現“男性購買力強于女性”的區塊。其中,購買跑步裝備的男性比女性多14%。這些跑步裝備的購買者,對于專業化的裝備需求越來越高。其中一個例子是,幫助增加跑步過程中的緩沖力、防止腳趾起泡的五指襪銷量猛增。一項令人震驚的統計顯示:2017年在購物平臺上銷售的運動服疊起來超過230個珠穆朗瑪峰,賣出的運動鞋連起來有112個馬拉松跑道那么長,跑者花在跑鞋上的錢夠一人吃21萬年肯德基!
“我去年花在跑步上的基礎費用差不多5000元左右,其中主要花在了裝備上,跑的時間長了,最費的是鞋子和衣服,便宜的還是不行,我基本上都買最好的,為的是比賽中的舒適。”一位西安本地發燒級跑友對華商記者表示。
報名費漲價背后是利益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比賽的“門票錢”,雖然2017年人均參賽場數減少,但人均報名費卻有所提高。國內的報名費漲價趨勢明顯。
其中,馬拉松、健康跑和鐵人三項的比賽報名費都有增長,馬拉松從平均159元漲到163元,健康跑從109元漲到124元,鐵三賽事的報名費也從整體平均423元漲到544元。相對的,越野跑的報名費反而略有下降,從2016年的平均365元降價到352元。
“主要還是看中了跑步市場。”一位西安當地的路跑從業者對華商記者說道,“馬拉松、健康跑都很火,根本不用怎么宣傳,跑友們有著自己的報名渠道,同時參賽意愿都很強烈,辦賽獲利自然是很明顯的嘍。所以,報名費的漲價也是一個趨勢。”
另有一個現象是,相比2016年,去年各類賽事報名準備周期均有拉長。其中,馬拉松賽事從2016年的平均需要53天到2017年的66天。健康跑從30天增長了2天,鐵三從39天增加到44天。而越野跑也拉長了一天,從平均63天到2017年的64天。
跑者最易得髂脛束綜合癥
最后,健康和安全才會跑步的關鍵,在獲得愉悅感、鍛煉身體之后,我們如何保證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令人感到悲傷地是,2017年全年的馬拉松賽事中,僅僅“有媒體報道過”的猝死事件就有至少4起。另外,還有超過7名跑者被醫療急救人員成功挽回了性命。
據華商記者了解到,很多悲劇的原因是因為不少初入跑壇的跑友,沒有做好充分的防風險準備就盲目進場。同時,對于自己的身體狀態過于自信。越來越多的悲劇也開始讓跑友們提升自己的專業度。根據跑步大數據統計,跑者對科學運動的意識明顯增強,他們跑步時更加嚴謹,訓練時也更加科學。在科學路跑觀念的影響下,拼跑量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據統計,人均路跑量正在逐年下降,人均周訓練頻率有了小幅上漲。雖然越來越多跑者已經開始培養科學跑步的習慣,但在此過程中所產生的傷病還需注意。去年跑者中常見的病排在Top5的是:髂脛束綜合癥(癥狀來襲時,膝蓋外側的疼痛讓人完全邁不開步子)、膝傷、指甲脫落/變黑、水泡、足底筋膜炎。
華商記者也在此呼吁,跑友們最好在進行大運動量跑步和比賽前體檢一次,特別是那些“菜鳥”跑者。 華商記者 趙蔚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