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肆虐的洪水從南向北,潰我堤壩、吞我沃野、淹我城市,給我國人民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威脅。面對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6日至7月20日的15天內3次作出重要指示并作出周密部署,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圖為:2016年7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寧夏調研考察。這是7月19日上午,習近平在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移民村,看望慰問移民群眾。
要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水與火,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民生命的兩大安全威脅,人們常把“洪水”比作“猛獸”。人命關天,面對“洪水猛獸”,各級黨組織和政府,要充分發揮我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迅速聚集資源和力量抗洪救災。在抗洪搶險救災中,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人民的生命安全,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習近平指出:“當前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形勢非常嚴峻、任務非常繁重,各有關地區、部門和單位要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進一步行動起來,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他還對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細節作出安排,他強調:“要及時組織危險區域人員轉移,抓緊轉移可能運用的蓄滯洪區、低洼危險地區、可能淹沒區內人員,做好人員避險安置工作,特別是要落實好孤寡老人、留守兒童轉移避險措施。山洪、泥石流災害已成為嚴重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災害形態,要加強應急值守,采取巡查、巡測等多種手段,落實基層崗位責任,嚴密防范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要強化對工礦企業、旅游景區、農家樂等人員聚集區的防汛安全管理,提前轉移受威脅群眾。要真誠關心和妥善安置受災群眾,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要切實落實防汛抗洪責任制。抗洪搶險雖是十萬火急之事,但是,越是緊急關頭就越需要頭腦清晰,急而不亂,科學抗災。不僅要勇于擔當、敢于負責,而且還要統一領導、分工負責。這也是對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關鍵少數”的重大考驗。習近平指出:“責任重于泰山。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敢于擔當,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各有關地區、部門和單位要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強化責任,形成合力,統籌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防汛,加強薄弱環節防范。要統籌做好搶險隊伍、群眾轉移安置、物料等組織落實工作。對工作失職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要依法追責。”習近平還對各級黨政干部提出進一步要求:“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要靠前指揮,各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要各司其職,從防汛責任落實、監測預報預警、避險撤離轉移、防洪工程調度、山洪災害防御、城市防洪排澇、險情巡查搶護、部門協調配合等方面強化防汛抗洪工作。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堅強領導作用,各級干部要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廣大共產黨員要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同重大自然災害的斗爭中經受住考驗。”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是黨和政府的首要職責,在此問題上黨政必須共同負責、共同擔當,緊要關頭,不能有任何推諉。習近平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首要位置,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堅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做到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他強調說:“該擔責任的時候不負責任,就會影響黨和政府的威信”。
要做到科學精準預測預報。對災害的準確預測和預警是贏得時間、早做準備、科學搶險的前提。面對特大洪災,各級黨委和政府不能只顧埋頭救災,更要抬頭看天,抓好預測預報工作,為抗洪救災大局著想。習近平指出:“要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加強雨情水情監測預報預警,加強汛情、災情分析研判,強化應急值守和會商分析,提前發布預警信息,及時啟動應急響應,把握防汛抗洪主動權。要落實好群測群防機制和措施。要精準開展洪水調度,最大限度發揮水利工程防災減災效益。”
要突出防御重點和搶險重點。洪水肆虐,不僅面積大、險點多,而且瞬息萬變,但是,再急再險也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保住命脈,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降低風險。習近平指出:“要確保大江大河重要堤防、大中型水庫、重要基礎設施的防洪安全,努力減輕中小河流、山洪災害、城市內澇和臺風災害損失。要針對江河圩堤洪水浸泡時間長、險情增加的情況,落實防汛巡查制度,加大查險排險力度。要加強薄弱地段、險工險段的重點防守,堅決避免大江大河發生潰口性重大險情。要全力做好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重要鐵路等重大設施防汛搶險相關工作。”
要強化軍民聯防聯動機制。每當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人民子弟兵總是沖在最前面的勇士;最危險的地方,總有人民軍隊指戰員那無畏的身影。面對重大災害,軍民聯防聯動是我們的制度優勢,也是我們抗擊災難的有效方式。習近平指出:“要組織受災地區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加防汛抗洪搶險救災,筑牢防災救災的銅墻鐵壁。要充分發揮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在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中的突擊隊作用。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要加強同地方的協調配合,有關地方和部門要為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加抗洪搶險救災提供保障。”
要做好抗擊特大洪水準備。洪澇災害從南向北,肆虐大半個中國,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也嚴重破壞了社會基礎設施。雖然是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但是,災難的背后也同樣透視著我們防范工作的某些缺失。無論是在新農村建設還是在城市建設中,我們都存在著對水災火災等特大自然災害的預期不足、準備不足、預防措施不到位、甚至走過場、做樣子的現象。對于幾十年、百年、甚至幾百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災害,不少人認識不足、警醒不足,甚至有許多僥幸心理。特大災害雖然多年不遇,但是,我們一定要牢記,它一旦發生,損失就是巨大的、甚至是毀滅性的,讓我們來不及后悔,或讓我們的子孫痛不欲生。所以,預防特大自然災害,哪怕它一萬年不發生,我們也要時刻準備著,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警惕。習近平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強調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做好抗擊特大洪水準備,防止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力爭最大程度減少損失。”習近平提醒各級干部:“當領導干部就是要有擔當意識,我為什么經常講底線思維?就是要有充分準備,要有戒懼之心,要有憂患意識,有的事萬一發生了會怎么樣,然后對萬一要有所防范。當干部不要當的那么瀟灑,要經常臨事而懼,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要經常有睡不著、半夜驚醒的情況。”
要抓緊謀劃災后水利建設。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每一次洪災、每一個生命的遠去,都是我們永遠的傷痛。為了我們的今后,也為我們的子孫少受洪水之災,我們應該牢記慘痛教訓,努力搞好災后的水利建設。習近平指出:“要認真總結近年來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中暴露出的突出薄弱環節,加快城市地下管廊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提升防汛抗洪和減災救災能力。要盡快恢復水毀工程,做好恢復生產和恢復重建的規劃安排和工作準備。”
要做好宣傳報道工作。特大自然災害,不僅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重大損失,同時還會給人們心理上帶來恐懼。甚至還會有不懷好意之人和敵對勢力利用自然災害,制造謠言,有意破壞安定團結。所以,面對洪災,我們要全面做好宣傳工作。一方面要擊碎各種謠言,維護社會穩定;另一方面,要對抗洪救災中大量涌現的感人事跡、英勇事跡充分報道,凝聚正能量,鼓舞人民抗洪救災、重建家園。習近平指出:“要加強對防汛抗洪搶險救災的宣傳報道,向全社會廣泛宣傳第一線涌現出來的英雄模范和先進典型,對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要予以表彰和嘉獎,弘揚正能量,激勵廣大干部群眾把各項工作做好,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人類社會再發達,也難以杜絕重大自然災害的發生。面對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只要我們上下同心、團結一致,嚴格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及各級黨委的周密部署抗洪搶險,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洪災并將損失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