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2014年9月21日 北京 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大會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古今中外的實踐都表明,保證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通過依法選舉、讓人民的代表來參與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選舉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讓人民參與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民只有投票的權利而沒有廣泛參與的權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后就進入休眠期,這樣的民主是形式主義的。
【解說詞】
選舉之外,以“協商”的方式來調和社會矛盾、求同存異、擴大共識,成為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我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協商民主”首次出現在黨的代表大會文件中,為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寫下濃重一筆。
【同期】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 房寧
把這樣一個探索取得的這樣一個重要的認識和經驗,也就是發展中國民主的基本路徑和策略,由黨的代表大會文件的形式給它確定下來,也就是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在現階段我們要以發展協商民主作為民主的重點。
【解說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將“協商民主”寫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之中。
2015年,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和社會組織協商,七種協商民主渠道,從頂層設計的高度,系統謀劃了協商民主的發展路徑。
“每有大事,必相咨訪” ,政黨協商是中國共產黨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途徑。
2015年, 黨中央頒布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把“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確定為民主黨派的基本職能,并對政黨協商的內容、形式和保障機制作出了規定。統一戰線在協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得以強化。
作為協商民主的專門協商機構,政協協商在改革中被注入更多時代新意。
這是全國政協的第63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從2013年10月22日起,每隔一周的周四,這樣的會議都會準時舉行。這一天的主題,是優化電子商務監管。
【同期】參會代表
建議國家進一步發揮我們在平臺經濟上已經取得的先發優勢,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鼓勵更多的創業者、小微企業,依托平臺發展。
【解說詞】
2013年,作為落實中共十八大精神、推進“協商民主”的一項制度建設和創新,雙周座談會在中斷了近半個世紀后得以恢復。 重啟后的雙周座談會,名稱中多了“協商”二字。
兩字之差,含義不同。
【同期】全國政協辦公廳研究室主任 舒啟明
它不是簡單的一個名稱變化。在繼承已有工作形式的基礎上,把黨中央關于協商民主的要求,這些元素給它嵌入進去,這樣就成了一種重要的協商平臺。最終把改革的成果,及時用制度的形式給它固定下來。
【解說詞】
全面深化改革起于頂層設計,達于廣袤鄉野。生長于城鄉社區的基層協商,為發展基層民主探索著新路徑。
在廣東增城,下圍村的治理紛擾多年。財務管理混亂,村務由少數干部說了算。上訪大村、問題大村,是它貼了十幾年的標簽,也讓它錯過了一輪又一輪的發展機遇,投資環境和人居環境一落千丈。
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群眾的實際困難、矛盾糾紛,多數要在這個基本單元里解決。
2015年中央出臺《關于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意見》,對于協商的主體、形式和程序等都作出了具體規范,這讓基層協商有了具體的“操作指南”。用群眾習慣的方式來解決群眾身邊的問題,城鄉社區協商正逐步上升為城鄉社區的基本工作制度。
下圍村也由此找到了歷史痼疾的解困之路。
在區、鎮黨委的支持下,一套精心制定的議事制度在下圍村誕生。村中事務,要通過村民代表大會來商議。
【同期】下圍村村委會主任 郭慶東
所有(參加會議的)人員他都有發言的權利,每個人最少有8分鐘的發言時間給你,充分表達你的個人的意見。
【解說詞】
每一次的表決議題和內容,都會提前通過村里的政務微信平臺直接推送給每一個村民。整個議事過程,同樣通過微信平臺實時直播。即便在外地打工經商的村民,依然可以隨時了解本村民主議事的動態。
民主商議、一事一議,協商帶來了發展效率,下圍村集體經濟收入在幾年間大幅提升,上訪大村和問題大村轉變為村民自治的模范村。
協商,讓一個村落實現了由“亂”到“治”的華麗轉身。
在推進多種協商渠道協商力度的同時,全面深化改革還注重健全決策咨詢機制、意見征集和反饋機制等,讓民意在政府決策之中顯現更多權重。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的重要支撐。
【同期】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 李揚
我們黨絕對注重所有的事情,都必須事前、事中、事后得到社會廣泛的討論,這樣的話能夠集思廣益,使決策更加切合實際,同時也使得政策能夠很好地落實。全面深化改革以來,智庫建設進一步地體制化和機制化,成為國家治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智庫的發展成為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
【解說詞】
2014年,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審議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一年后,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啟動, 25家國家高端智庫成為首批試點單位,為治國理政凝聚最廣泛的力量。
深化群團改革被認為是政治領域又一項旨在固本謀遠的重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