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改革進行到底》第三集解說詞 人民民主新境界旁白
將改革進行到底
【解說詞】
二十八年前,一篇名為《歷史的終結》的文章在西方世界引起廣泛關注。文章中,美國政治學者弗朗西斯 福山寫到:自由民主制已經成為“人類政府的最后形式”,歷史將終結在這里。
似乎在印證這個論斷,20世紀末,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陸續發生劇變。
人們的目光投向中國。這個走了一條與西方政治制度不同道路的國家,會是下一個被終結者嗎?
這同樣是令中國的執政者時刻警醒的問題。
立足于悠久文明根基之上,立足于現實基本國情之上,立足于幾十年風雨艱辛探索之上,來自中國的回答,堅定而自信。
【字幕】2016年7月1日 北京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歷史沒有終結,也不可能被終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解說詞】
過去、現在和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都深深扎根于、并將繼續扎根于中國的社會土壤。
現實是最好的土壤。全面深化改革,帶著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從腳下的大地再出發,沿著中國道路,去講述一個偉大、生動的中國故事。
【推出片名:將改革進行到底 第三集 人民民主新境界】
【解說詞】
2013年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千錘百煉,方能成鋼。
面對復雜紛紜的國內外形勢,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必然選擇。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不斷強調這個被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的重大判斷。
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13億多人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發展極不平衡。
帶領這樣一個大國跨過關鍵的歷史關口,有效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猶如在浩瀚大海中劈浪前行,掌舵人至關重要。
既能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又能最大限度地集中社會資源、提高國家效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同期】劍橋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 馬丁 雅克
共產黨從各種傳統社會中汲取經驗并將之進行深入的現代化改革,因此使之可以被廣泛接受。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政黨。我認為其它政體,比如西方,他們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要向中國學習什么治國經驗。
【解說詞】
從“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提出到中國夢的引領,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中國的未來繪就了發展之路。
【同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鄭新立
只有發揮黨的領導的堅強作用,把我們黨治理好、建設好,所有這些改革才能夠推動,我們改革發展才能夠健康地向前發展。
【解說詞】
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黨的領導,特別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從根本上保證了深化政治領域改革的正確方向。始終堅持把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涉及道路、理論、制度等根本性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不斷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
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相繼成立,加強黨中央對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重要工作的直接領導力度和統籌協調能力,提高了決策和執行機制的權威性和效能。
從2015年起,每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聽取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這已成為實現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安排。
此后,中央相繼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等,規范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干部職責權限、黨政部門及內設機構權力和職能等,為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供了堅強的組織制度保障。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堅持黨的領導,是全面深化改革這一當代中國最廣泛、最深刻社會變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
【解說詞】
如果說,堅持黨的領導,讓中國這艘巨輪在駛向復興彼岸之時有了堅定而正確的掌舵人,那么人民當家作主,就是巨輪航行的力量之源。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這是全面深化改革對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提出的總目標。
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與時俱進,就是時代給出的一個新命題,也是黨對于群眾現實需求的回應。
【同期】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 沈春耀
在新的情況下,老百姓民主、法治、維權、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和能力水平都提高了。那你這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立法工作、監督工作、代表工作,就要適應這個新的情況的變化。
【解說詞】
從2013年起,歷時兩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的7個調研組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情況展開全面調研。
調研中發現,代表選舉工作不規范、人大會議質量不高、代表聯系群眾的形式和渠道不便利、代表身份失真等,在基層時有發生。
縣鄉兩級人大是基層國家權力機關,是國家政權的重要基礎。縣鄉兩級人大代表占我國五級人大代表總數的95%。而縣鄉人大又直接面對基層群眾,工作成效直接影響群眾對黨和國家的信任度。
2015年6月,中共中央首次以文件的形式轉發了《關于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若干意見》。
在這份文件中,就提出了“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探索建立代表履職激勵機制”等具體措施。這為各地積極開展縣鄉人大建設指明了方向。
在江蘇睢寧縣,每個人大代表手里,都有這樣一本“民情日記”。人大代表周蓮萍的日記本里,就記滿了她走訪選區選民了解到的民情民意。
【同期】村民
現在大溝里沒有水,湖里面都沒法抽,所以造成水稻推遲,到現在沒有栽下去。這事兒得抓緊解決,實實在在這是困難。
【解說詞】
每周一次的走訪,周蓮萍記錄下的,是來自群眾最真實的心聲。而這背后是一整套的機制,保障問題落到實處:代表們根據“民情日記”提出的意見建議,通過人大提交給相關政府部門,人大要跟蹤督辦反饋結果;對于那些久拖不辦、推諉扯皮的,人大還會進行問責。這讓周蓮萍的履職積極性更高了。
【同期】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人大代表 周蓮萍
每當我們選區的選民,他們反映的一些問題,或者一些意見以及建議,通過我的努力,得到了有效解決以后,我就心里面特別有一種成就感,覺得非常踏實。
【解說詞】
現在,“民情日記”已經成為人大代表履職常態化的一個重要載體。縣人大常委會每個月、每個季度都要檢查 “民情日記”的記錄情況;到了年底,代表們要回到選區向選民們述職,日記本就是一個重要的考核依據。
如今,全國的縣鄉人大建設正呈現出嶄新局面:一線基層代表比例大幅提升;遍布于鄉鎮和街道的 “代表之家”成為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紐帶;很多地方為代表建起了“履職檔案”,來督促代表積極履職。人大代表為人民代言的作用不斷強化。
對“一府兩院”依法實施監督,是憲法賦予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也是民主政治的集中體現。專題詢問就是一個重要的監督渠道。改革,讓這個監督渠道得到有力加強。
【同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馮淑萍
有部分審計了,有一部分沒有審計,匯總起來的東西,我們有理由就懷疑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解說詞】
就像一場考試,“考官”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應考的是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人。
【同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姒建敏
我想問的問題是,我們目前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與習總書記提出的“最嚴謹的標準”還有哪些差距?
【解說詞】
一年多場次的專題詢問,圍繞百姓生活、經濟社會熱點,提問尖銳,直指關鍵。會后,針對詢問的問題,應詢的國務院部門必須形成落實整改意見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
2014年,黨中央審議通過了《關于改進完善專題詢問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每年安排國務院領導同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專項工作報告,到會聽取審議意見、回答詢問。專題詢問更加規范化、機制化和常態化。
如今,從中央到地方,專題詢問已經成為人大盤活監督作用的一個重要途徑,問出了人大擔當,答明了政府責任。
在創新與實踐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與時俱進。
加強全口徑預決算審查和監督,進一步健全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人民通過人大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化保障更加完善。
人民當家作主的內涵,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升華。